咄哉泽公痴,三生证夙诺。
颠倒一念误,乃为情所缚。
生死且未忘,何怪长堕落。
至人外形骸,无相本无着。

【注释】

咄哉泽公痴:泽公,三国吴名将张温,字泽公,曾为周瑜部下。此句指泽公的痴迷。

三生证夙诺:三生,佛教语,指前世、今生与来世。夙诺,前世许下的诺言。

颠倒一念误:颠倒一念,意谓因一时念头而迷失本心。

乃为情所缚:因一时情欲而迷失本心。

生死且未忘:生死轮回之中,人往往忘却了生死轮回的真谛。

何怪长堕落:为何要长久地被情欲所困扰呢?

至人外形骸:至人,道家理想人格之称。外形骸,即超脱形貌、形体,达到无我、无私的境地。

无相本无着:无相,指不执着于任何具体形象或形态。本无着,意谓没有依附。

赏析:

《三生石》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情欲束缚的感慨。全诗以“三生石”为题,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首句“咄哉泽公痴”,直接点出了泽公痴迷的特点。泽公作为历史上的忠臣良将,其形象在民间流传甚广,而王维则巧妙地运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人性的担忧。他认为泽公的痴迷是一种悲剧,因为痴迷往往会让人失去理智,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这种观点体现了王维对于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关注。

次句“三生证夙诺”则是对前句的进一步解释。这里的三生是指前世、今生与来世,而夙诺则是指前世许下的诺言。王维认为,人们常常为了追求这些诺言而不断地重复着相同的行为,最终导致自身的毁灭。这种观点揭示了人类在追求物质享受时所付出的代价,也反映了王维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

第三句“颠倒一念误”是对第二句的补充说明。这里的颠倒一念指的是因一时念头而迷失本心,而误则是由于情欲而导致的迷失。王维认为,情欲是人类的一大敌人,它会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失去理智,陷入无尽的困境之中。这种观点体现了王维对于人类情感的关注和思考。

第四句“乃为情所缚”则是对前三句的总结。在这里,王维强调了情欲对于人类的影响,认为人们往往因为情欲而无法摆脱束缚。这种观点揭示了人类在情感世界中的无奈和挣扎。

第五句“生死且未忘”则是对第四句的进一步展开。这里的生死指代生命的终结,而未忘则是指人们始终未能忘记生死轮回的道理。王维认为,人们应该学会放下生死的观念,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真谛。这种观点体现了王维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和探索。

第六句“何怪长堕落”则是对前面几句的综合概括。这里的长堕落指的是人们因为情欲而不断堕落的过程。王维认为,情欲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它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理智和道德底线。这种观点揭示了人类在情感世界中的堕落和挣扎。

最后一句“至人外形骸”则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至人指的是道家理想人格之称的超越者或圣人,外形骸则是指超脱形貌、形体,达到无我、无私的境地。王维认为,只有通过修炼达到这样的境界才能真正做到超脱世间万物,不被情欲所困扰。这种观点体现了王维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泽公的痴迷、人生的无常以及情欲对人类的影响,表达了王维对于人生哲理和情感世界的独特见解。他主张人们应该放下情欲、超越形貌、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从而达到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这种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