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光夜起般若寺,阿师识儿风骨异。
五柱入顶鳞角生,苦桃駴走儿坠地。
焦梨齧索数欲终,晚得天下文轨同。
此公讵止作柱国,佛法所佑非人功。
仁寿初元颁舍利,各造浮图石函瘗。
河朔清流解贡谀,普为诸州纪符瑞。
妙善菩萨入涅槃,睍地伐大渐放癫。
阿𡡉侍疾数无礼,区区佞佛良可叹。
慈悲之教自天竺,沈猜峻法祚宜促。
可惜神尼付嘱言,不劝君王少诛戮。
恒河沙劫阅废兴,断塔犹以神尼称。
人言佛光夜常见,㷖彻十方无尽镫。

【诗句】

神尼舍利塔

神光夜起般若寺,阿师识儿风骨异。

五柱入顶鳞角生,苦桃駴走儿坠地。

焦梨齧索数欲终,晚得天下文轨同。

此公讵止作柱国,佛法所佑非人功。

仁寿初元颁舍利,各造浮图石函瘗。

河朔清流解贡谀,普为诸州纪符瑞。

妙善菩萨入涅槃,睍地伐大渐放癫。

阿𡡉侍疾数无礼,区区佞佛良可叹。

慈悲之教自天竺,沈猜峻法祚宜促。

可惜神尼付嘱言,不劝君王少诛戮。

恒河沙劫阅废兴,断塔犹以神尼称。

【译文】

神尼舍利塔

在夜晚的月光下,般若寺里传来了神尼舍利塔的光芒,这是阿师识儿(阿史那识),他的风度和骨气与众不同。

神尼舍利塔的五根柱子插入山顶,如同鱼鳍一般,而塔基则像苦桃树的果实一样坠落在地上。

这塔经历了无数岁月的侵蚀,最后只剩下几段石头,但最终还是被保存了下来。

在仁寿二年(602年)初元,皇帝下令将舍利埋藏于各个寺庙之中,以此来纪念他们的功绩。

黄河、长江流域的人们纷纷前来朝拜,祈求神灵庇佑,使得这些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繁荣发展得到了保障。

妙善菩萨在涅槃之后,她的遗体仍然能够发光照耀,这是她慈悲之德的表现。

阿史那识儿因为过于迷信佛教,以至于在侍奉病重的皇帝时显得无礼,让人感到十分遗憾。

慈悲之教是印度佛教中最为重要的教义之一,它强调要关爱和怜悯一切众生,消除人们的仇恨和痛苦。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忽视这一重要原则。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努力成为一个具有同情心和爱心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神尼舍利塔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诗中的神尼舍利塔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本身,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它的存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精神上的寄托和慰藉,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同时,通过描绘神尼舍利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诗人也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