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如奔雷,惊涛走沆漭。
长堤束两崖,郁怒激危响。
淮阴地势卑,河身出其上。
三秋水稽天,有识心惚恍。
清口受全淮,洪源故深广。
潴水以刷沙,议自印川昉。
筑堰塞尾闾,不惜糜内帑。
并力趋一门,惊湍泻万丈。
浩浩云梯关,二渎相摩荡。
稍纾南顾忧,且以助转饷。
迄今读遗书,擘画若指掌。
成迹诒后人,喟然起遐仰。

注释:

  1. 黄河如奔雷,惊涛走沆漭:黄河像打雷一样奔腾,惊涛汹涌。
  2. 长堤束两崖,郁怒激危响:长长的堤坝把两岸的山崖围住,激起了震耳欲聋的声响。
  3. 淮阴地势卑,河身出其上:淮阴地势较低,河床高于淮河的两岸。
  4. 三秋水稽天,有识心惚恍:三秋的河水高得连天都看不见,有见识的人会感到心神恍惚。
  5. 清口受全淮,洪源故深广:清口是全淮河的入口,它的源头很深很宽。
  6. 潴水以刷沙,议自印川昉:蓄积的水用来刷洗泥沙,这个工程是由印州开始的。
  7. 筑堰塞尾闾,不惜糜内帑:建造大坝堵塞尾闾,不惜耗费国库中的钱财。
  8. 并力趋一门,惊湍泻万丈:大家齐心协力向一个方向努力,巨大的水流泻下万丈深渊。
  9. 浩浩云梯关,二渎相摩荡:滚滚的云雾如同云梯关,黄河和淮河相互摩擦。
  10. 稍纾南顾忧,且以助转饷:稍微减轻了南方的忧虑,同时也为转输粮食提供了便利。
  11. 迄今读遗书,擘画若指掌:到现在我还能阅读他留下的书信,内容清晰如同在手。
  12. 成迹诒后人,喟然起遐仰:留下的事迹使后人敬仰,感慨之情油然而生。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黄河壮丽景色与水利工程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展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和伟大工程的雄伟壮观。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人智慧和劳动成果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