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旦戒清游,极目路非远。
横塘流琤淙,枉渚任回转。
幽赏心忘疲,津逮境屡变。
弭棹入山中,相于陟崇巘。
琴台既清峻,石廊复平坦。
缅怀昔时人,䋣华自流湎。
原荒走麋鹿,径僻积苔藓。
代往迹岂邈,物移理空显。
雍门操未弹,牛山泪先泫。
因之感古今,徘徊遂忘返。

【注释】

  1. 申旦:早上。
  2. 清游:指清明时节游玩。
  3. 横塘:池塘。琤淙(chéng cōng):声音清脆。枉渚:曲折的沙洲,指沙丘。
  4. 幽赏:幽静的赏景。
  5. 津逮:即“津逮”,指渡口。境屡变:景色不断变换。
  6. 弭棹:收起船桨。相于陟:相与攀登。崇巘(yǎn):高耸入云的山崖。
  7. 琴台:指晋代王献之所建的琴台,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约10公里处的嵩山少室山下。清峻:指山势高峻。
  8. 石廊:指石质走廊。复平坦:又平又宽。
  9. 缅怀:追忆。昔时人:过去的人。䋣华(zhān):花盛貌,此处指繁花似锦。流湎(màn):沉醉。
  10. 原荒走麋鹿:指原野荒芜,跑出了麋鹿等野生动物。径僻积苔藓:指小路崎岖,长满了青苔。
  11. 物移理空显:物是人非,自然规律也发生了变化。
  12. 雍门操:指《雍》乐,古代乐曲名。未弹:没有演奏。牛山泪先泫:牛山悲泣先流泪,比喻哀伤之深。
  13. 因之感古今:因此感慨古今变化无常。
    【赏析】
    这首诗写于明万历二十四年春天,当时作者正宦游在外。诗中以山水为伴,抒发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人生易逝的感叹。诗人在游览灵岩山、登临琴台之后,面对山川胜地,不禁思绪万千,浮想联翩。他回忆起过去的岁月,怀念着昔日的友人,感慨着时光的流逝。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