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驷马万人夸,腰鼓城坚静不哗。
造物那知旁舍贵,却驱怪石为排衙。
【注释】
凤凰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一王驷马万人夸,腰鼓城坚静不哗。一王:指唐朝的玄宗皇帝李隆基。他即位前被封为晋王,后来当上皇帝就称为“一王”。驷马万骑,形容车驾盛大,仪仗威武,人称“八日天子”或“九五至尊”。唐时以八日为一旬,十天为一旬,故有“八日天子”之称。
造物:造化万物的主宰。旁舍:侧房、别院。
却驱怪石为排衙(á xié):却:反;却驱:迫使;怪石:奇形怪状的石头。
【赏析】
此诗作于唐代大历年间诗人任渭南尉期间。诗中描绘了长安城西凤翔节度使衙门前的景象,反映了当时朝廷权贵们骄横跋扈、荒淫腐化的生活。
“一王驷马万人夸,腰鼓城坚静不哗。”首句点明题意,指出诗中的主角是唐玄宗及其随从。次句写唐玄宗的威赫场面。唐玄宗自封“八日天子”、“九天王子”,又号“开元圣主”,“一王”就是对唐玄宗的尊称。“万人”是夸张的说法,表明随从众多,声势浩大。“腰鼓城坚静不哗”,是说城门坚固,守卫森严,而城中居民也安守本分,不敢轻举妄动。
三、四两句写唐玄宗身边的随从们骄奢淫逸、荒淫无度。这两句与首两句形成鲜明的对照。首两句是对权势煊赫的贵族豪门和骄奢淫逸的权贵们的赞美。三四两句则讽刺那些骄横跋扈的权贵们的所作所为。
五六句“造物那知旁舍贵?却驱怪石为排衙。”用典。《旧唐书·礼仪志》载:“天宝十载八月甲戌,改百官班序。初令文武官立于门下,东宫及宰相班于仗内,诸王班于仗外。每朝会,则命左右军番出入,谓之‘起居’。其仗出则称‘入直’,仗入则称‘退直’。凡百司班在仗下者,皆称‘起居’;班在仗上者,皆称‘入直’;其班在仗中者,皆称‘退直’。其文武官立于仗门之外,东宫及宰相班于仗内,诸王班于仗外,各有品秩高下,各有次序。其仗出入,则令左右军引之。至德二载四月甲寅诏:‘百官班在仗者,并依仗门立定。’”这里把皇帝身边侍卫比作“排衙”,是说皇帝身边的侍卫们,都是像“怪石”一样的奴仆、仆役。
这首诗通过描写皇宫门前的壮观景象来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讽刺了当时社会上层统治者的骄奢淫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