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奇秀占三吴,楼阁空明入画图。
半亩疏篁蟠径曲,百寻绀塔倚云孤。
山容蕴藉真名士,波影清妍彼美姝。
宜雨宜晴宜月夜,石湖元是小西湖。

【解析】

此诗为作者在元和九年(814)任湖州刺史时,游览上方山的题咏之作。诗人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画卷,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果然奇秀占三吴”,首句写景,点明游赏之地为“上方山”。

“楼阁空明入画图”,写山上的建筑。“楼阁”是诗人游赏之处的主体景物,“空明”是说山上的建筑布局疏朗而精巧,与“楼阁”相得益彰,“入画图”则是用夸张的手法,将山上的景色比作一幅精妙绝伦的画,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眼中的上方山。

“半亩疏篁蟠径曲”,描写山中的树木。“半亩”指面积不大的一片竹林,“疏篁”指的是稀疏的竹子,“蟠径曲”指的是曲折蜿蜒的小路。这句诗中,诗人通过对山路、林木等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勾勒出了上方山的自然风貌。

“百寻绀塔倚云孤”,描写山上的建筑物。“绀塔”是指青色的塔,“百寻”是形容其高,“绀塔倚云孤”则是形容塔的高大耸立,如同独自倚立于云雾之中一般。

“山容蕴藉真名士,波影清妍彼美姝”,描写山上的人物。“山容蕴藉”形容山上人的神态举止含蓄有礼,“蕴藉”是含蓄的意思,“真名士”则是指真正的读书人。“波影清妍彼美姝”则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水波比作美人的容貌,形象地刻画出水波清澈秀丽的景象。

“宜雨宜晴宜月夜,石湖元是小西湖”,总结全诗。“宜雨”指的是适宜下雨的时候,“宜晴”指的是适宜晴朗的日子,“宜月夜”则是指在月光下的夜晚。“石湖”是指杭州西湖,此处泛指上方山所在的石湖一带的山水风光。最后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上方山的优美景色,与前面的描写相互呼应。

【答案】

果然奇秀占三吴,楼阁空明入画图。

半亩疏篁蟠径曲,百寻绀塔倚云孤。

山容蕴藉真名士,波影清妍彼美姝。

宜雨宜晴宜月夜,石湖元是小西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