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吟花树似通灵,尽殉诗人归大冥。
渔火凄凉秋水畔,无人知是数帆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部分的内容和句意来分析,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一些避讳的说法、史实的解说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诗前两句是说:入秋以后,江边柳树落叶飘零,花树凋谢,好像有灵性一样,尽被诗人带走而归于“大冥”。后两句是说:渔火凄凉在秋水之畔闪烁,无人知道那是数帆亭。
【答案】
①“入吟”:进入吟咏的境界。②“花树”:指柳树。③“通灵”:有灵性,能感知人的情感。④“殉”:随葬,
指被带走。⑤“归大冥”:归入“大冥”,即死亡。⑥“渔火”:指渔船上的灯火。⑦“大冥”:指死亡,这里借
指“大冥山”。⑧“凄”:冷清。⑨“知”:了解。⑩赏析:诗人写自己入秋以后看到江边柳树落叶飘零,花
树凋谢,好像有灵性一样,尽被诗人带走而归于“大冥”,感到十分伤感、寂寞。最后一句说自己孤独地站在江边
看到渔船上闪烁的渔火,感到凄冷、孤独,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