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三面临江水,横山如屏亘城里。
西风蜿蜒欲入江,压以高楼半天咫。
三层迥与三霄邻,八面平当八风起。
遥看缥缈接蜃楼,近睇峥嵘叠霞绮。
仙人远自清都来,下视尘土惊崔嵬。
江山清旷殊可乐,停鸾驻鹤相徘徊。
草没高唐观,水浸章华台。
六朝兴废沤起灭,人民城郭都可哀。
世人扰扰风中絮,真仙对面何由遇?
但闻笛声嘹亮松声寒,月白江空杳无处。
刻像标名两渺茫,食枣得仙何荒唐。
但须净扫胸中尘万斛,濯缨万里临沧浪。
庾亮不堪吊,祢衡何足伤?
白云飞来劝一觞,拍手共入无何乡。

登黄鹤楼的诗句为:武昌三面临江水,横山如屏亘城里。西风蜿蜒欲入江,压以高楼半天咫。三层迥与三霄邻,八面平当八风起。遥看缥缈接蜃楼,近睇峥嵘叠霞绮。

译文如下:

  1. 武昌三面临江水,横山如屏亘城里。
  2. 西风蜿蜒欲入江,压以高楼半天咫。
  3. 三层迥与三霄邻,八面平当八风起。
  4. 遥看缥缈接蜃楼,近睇峥嵘叠霞绮。
  5. 仙人远自清都来,下视尘土惊崔嵬。
  6. 江山清旷殊可乐,停鸾驻鹤相徘徊。
  7. 草没高唐观,水浸章华台。
  8. 六朝兴废沤起灭,人民城郭都可哀。
  9. 世人扰扰风中絮,真仙对面何由遇?
  10. 但闻笛声嘹亮松声寒,月白江空杳无处。
  11. 刻像标名两渺茫,食枣得仙何荒唐。
  12. 但须净扫胸中尘万斛,濯缨万里临沧浪。
  13. 庾亮不堪吊,祢衡何足伤?
  14. 白云飞来劝一觞,拍手共入无何乡。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崔颢所创作,诗中描绘了黄鹤楼的美丽风景和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诗的前四句“武昌三面临江水,横山如屏亘城里”描绘了黄鹤楼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武昌地处长江之畔,三面临江,山峦如同屏风一般绵延起伏。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黄鹤楼的地理位置,还烘托出了一种雄浑壮阔的气势。

接下来的四句“西风蜿蜒欲入江,压以高楼半天咫”进一步描述了黄鹤楼周围的环境氛围。西风在山间蜿蜒前行,似乎有意要进入长江之中。高楼矗立在江边,仿佛触手可及,给人以压迫感。这种描述增强了诗的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三层迥与三霄邻,八面平当八风起”两句则通过数字的运用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三层楼阁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空相连;八面城墙平坦宽阔,迎接着八方之风。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建筑的宏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在“遥看缥缈接蜃楼,近睇峥嵘叠霞绮”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远处的海市蜃楼和近处的山峰形容得栩栩如生。这不仅使得景物更加生动形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最后四句“仙人远自清都来,下视尘土惊崔嵬”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哲理思考。仙人从仙境而来,俯瞰人间,对于尘世的繁华和喧嚣感到震惊和惋惜。这里既有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全诗通过对黄鹤楼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美丽而壮观的画面,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