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终天恨,从戎志不群。
归来逢父执,何处吊严君。
烽火悲遗泽,关山怅暮云。
扁舟泊湖上,相对话斜曛。
【注释】
1.舟泊高良涧:在安徽宣城县。胡雨村,名尚志,字宗海,明末清初诗人、文学家。表舅:指作者的岳父王士祺(字子真)。感成二律其二:指《感成二律》。感成,即感慨而成,这里指作此诗后的感受。二,这里指第二首。 2.十载:十年。终天恨:终身遗憾。 3.从戎:参军。志不群:有不同于一般人的志向。 4.父执:对父辈尊长的称呼。父辈的熟人或朋友。 5.吊;慰问。严君:指严嵩。严嵩,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明代奸臣。 6.烽火:边塞报警的信号。悲遗泽:悲叹被遗弃的人。 7.关山:关口山岭,泛指边地。怅暮云:愁思远寄。 8.扁舟:小船。湖上:湖上停泊。 9.斜曛:夕阳斜照。
【赏析】
本诗写自己十年从军的经历和感受。开头两句,说自己从军十年来,一直耿耿于怀地感到遗憾。“终天恨”三字道破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长期从军的不满情绪。接着写归途中遇到自己的岳父,彼此寒暄之后,忽然想起要问候严嵩的亡灵;可是又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与岳父之间的亲密关系,也表现了诗人的忠君爱国思想。中间四句写自己在边关所见所闻。“烽火悲遗泽”,是说看到边疆不断发生战争,使那些为国捐躯的人不能得到褒扬,心中感到悲痛。“关山怅暮云”,是说看到祖国的边关重山叠嶂,云雾缭绕,更增加了诗人的惆怅之情。最后两句写诗人回到家乡后,独自坐在船上休息的情景:他一边欣赏着落日的余晖,一边和老朋友谈心。
全诗语言简洁朴素,但感情却十分真挚。它通过回忆从军生活,表现了诗人的忠诚和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