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卷非多,六十年非久。
谁知兵乱余,一炬成乌有。
避地来深山,面墙独无友。
读碑既没字,扪腹空呼负。
一瓻欲乞邻,散亡亦八九。
忽见五尺童,担囊户外走。
云是手泽遗,家贫易升斗。
开缄检缺残,兔园经蠹朽。
中多手录本,一一署某某。
留半还其家,斟酌为去取。
夜灯炯双眸,掩卷复垂首。
思彼积书人,辛苦疲手口。
虽未文其身,犹将贻厥后。
如何转眼间,已易他人手。
万事无非幻,浮云变苍狗。
遗之若珠尘,享之如敝帚。
若问谁家主,其能长保守。

诗句解读

  1. “买书一万卷非多,六十年非久。”
  • 关键词: 万卷、非多、六十年
  • 释义: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购买书籍数量的谦虚态度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万卷”指的是大量的书籍,而作者并没有自夸自己的藏书量很多;”非多”则强调了数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质量与积累。”六十年”则暗示了作者认为时间的流逝是自然的,不值得过多忧虑。
  1. “谁知兵乱余,一炬成乌有。”
  • 关键词: 兵乱、余、乌有
  • 释义: 描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书籍因战乱而被烧毁,成为了一堆无用的东西。这里的”余”可能指幸存下来的书籍,”乌有”则是佛教用语,意指虚无或不存在的事物,这里比喻被烧毁的书变成了没有价值的东西。
  1. “避地来深山,面墙独无友。”
  • 关键词: 避地、深山、面墙、无友
  • 释义: 描述了一个人在动荡时期选择隐居山林的情景。”面墙”可能意味着面对墙壁,象征着孤独和隔绝。”无友”进一步强调了与外界隔离的孤独感。
  1. “读碑既没字,扪腹空呼负。”
  • 关键词: 读碑、没字、扪腹、空呼负
  • 释义: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废墟中寻找遗物的场景。”读碑”表示在阅读或研究碑文,”没字”说明碑文已经破损,无法辨认。”扪腹”可能是用手摸肚子的动作,象征性的表达出一种无助的感觉。”空呼负”则传达出一种徒劳无功的悲哀情绪。
  1. “一瓻欲乞邻,散亡亦八九。”
  • 关键词: 一瓻、乞邻、散亡
  • 释义: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一瓻欲乞邻”可能是指一个物品想要寻求相邻的帮助或庇护,但最终”散亡亦八九”,即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同伴或支持者。
  1. “忽见五尺童,担囊户外走。”
  • 关键词: 五尺童、担囊、户外走
  • 释义: 这句话描述了一幅意外的景象。”五尺童”可能指的是一个很小的孩子,”担囊”则表示这个孩子正在携带包裹或书卷。”户外走”则暗示了这个孩子的行动是在户外进行的。
  1. “云是手泽遗,家贫易升斗。”
  • 关键词: 手泽遗、家贫、易升斗
  • 释义: 这句话揭示了这个孩子的真实身份。”手泽遗”表明这些书本是某人留下的,可能是家族或师长的遗产。”家贫易升斗”则反映了这个孩子因为贫穷而不得不出售这些书籍来维持生计。
  1. “开缄检缺残,兔园经蠹朽。”
  • 关键词: 开缄、检缺残、兔园经蠹朽
  • 释义: 描述了打开书本检查时发现的内容。”缺残”可能意味着书籍有缺失或破损,而”兔园经蠹朽”则可能是指《兔园册》这样的古代经典著作受到了虫蛀的损害。
  1. “中多手录本,一一署某某。”
  • 关键词: 手录本、署某某
  • 释义: 这句话表明这些书中包含了手写的文字记录,每本书都有明确的作者或记录人的名字。这种个人化的记录方式可能代表了某种特定的学术或个人见解。
  1. “留半还其家,斟酌为去取。”
  • 关键词: 留半、还其家、斟酌为去取
  • 释义: 这句话涉及了如何处理这些书籍的问题。”留半”可能表示保留一部分给原主人,而”还其家”则意味着将书籍归还给原来的拥有者。”斟酌为去取”则可能涉及到对这些书籍的价值和重要性的评估,决定如何取舍。
  1. “夜灯炯双眸,掩卷复垂首。”
  • 关键词: 夜灯、炯双眸、掩卷、垂首
  • 释义: 描述了夜晚读书时的情境。”夜灯”可能是指油灯或其他形式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发出光亮。”炯双眸”则形象地描绘了灯光映照在眼睛上的情景,显示出对知识的渴望。
  1. “思彼积书人,辛苦疲手口。”
  • 关键词: 积书人、辛苦疲手口
  • 释义: 这句话表达了对那些长时间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人的尊重。”积书人”指的是专注于收集书籍、整理知识的人,他们辛勤工作,不断积累。”辛苦疲手口”则强调了他们工作的艰辛和努力。
  1. “虽未文其身,犹将贻厥后。”
  • 关键词: 文其身、贻厥后
  • 释义: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责任感和传承的愿景。尽管作者自己没有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但他还是希望通过这些书籍为后来者提供知识和智慧。
  1. “如何转眼间,已易他人手。”
  • 关键词: 转眼间、易他人手
  • 释义: 这句话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转眼间”暗示了时间过得非常快,而”易他人手”则表达了书籍被他人夺取的情景,可能是出于贪婪或其他原因。
  1. “万事无非幻,浮云变苍狗。”
  • 关键词: 无非幻、浮云变苍狗
  • 释义: 这是一句深刻的哲学感悟。它表达了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就像飘忽不定的云彩最终会变作灰黑色的狗一样不可捉摸。这反映了对世事无常的认识和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1. “遗之若珠尘,享之如敝帚。”
  • 关键词: 遗之、享之
  • 释义: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待书籍的态度。”遗之若珠尘”意味着这些书籍虽然珍贵,但由于数量众多且容易损坏,所以不如像珠子那样珍贵。”享之如敝帚”则表达了对这些书籍的珍视,即使它们破旧不堪,也如同爱护家中的破旧扫帚一样珍惜。
  1. “若问谁家主,其能长保守。”
  • 关键词: 若问谁家主、长保守
  • 释义: 这句话询问了关于保管书籍责任的问题。它可能在提示读者,如果这本书属于某人或某团体,他们就应该承担起保护和传承这些知识的责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