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登螺子山,山上列营伍。
凌高更下眺,万垒若环堵。
谁谓燕巢幕,敢作螳螂拒。
凭城恃群狐,出穴引众鼠。
公然张爪牙,相当角旗鼓。
军士皆鱼丽,么魔亦蚁聚。
炮声轰如雷,弹丸散若雨。
困兽犹相持,自辰既过午。
豺狼终畏人,蛰虫仍墐户。
嗟尔兔藏窟,暂作鱼游釜。
我从壁上观,全势已亲睹。
北望真君山,南临鹭洲渚。
鹭洲渺何处,一片空焦土。
惟有水师船,往来傍沙浦。
【注释】
螺子山:在今安徽安庆市。
列营伍:军队排成行列,驻扎在山上。
凌高更下眺:登上高处再向下眺望。凌,越过。更,更加。
万垒若环堵:成千上万的营垒像墙壁一样环绕着。
谁谓燕巢幕:谁说燕巢像屏风?比喻坚固的营垒。
敢作螳螂拒:敢于与强大的敌人对抗。
凭城恃群狐:倚仗着城墙上的一群狐狸。
出穴引众鼠:从城中出来引诱更多的老鼠。
公然张爪牙,相当角旗鼓:《左传》中,楚庄王曾“设庭燎以飨诸侯”,并令申舟“奉壁以为荆兵之节”。此处用此典,意喻敌军摆开阵势,准备与唐军交战。
军士皆鱼丽,么魔亦蚁聚:指唐军布阵,如鱼之游和蚂蚁之聚集。
炮声轰如雷,弹丸散若雨:形容战斗激烈。
困兽犹相持,自辰既过午:即使疲惫不堪的野兽仍然会互相争斗,从早晨到中午(时间)。
豺狼终畏人,蛰虫仍墐户:豺狼最终害怕人了;而蛰伏在地下冬眠的昆虫仍然不敢出来。
嗟尔兔藏窟,暂作鱼游釜:你这只躲在洞里的兔子啊,暂时还能像鱼儿那样自由自在。这里比喻敌军虽然暂时得逞,但终究不能逃脱失败的命运。
我从壁上观,全势已亲睹:我在墙上观察,已经看到整个战局。
北望真君山,南临鹭洲渚:向北远望真君山,向南临近鹭洲岛。
鹭洲渺何处,一片空焦土:鹭洲在哪里呢?只是一片荒寂的土地罢了。
惟有水师船,往来傍沙浦:只有水师船来往于沙滩上。
【赏析】
此诗为登螺子山观战所作。螺子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西南隅,海拔324米,为江南七岭山脉之一。诗人登上山顶,俯瞰四周,只见山势险峻,营垒众多,旌旗招展。此时正值敌我双方激战之时,诗人感叹道:“谁能说燕巢如屏风,敢于螳臂挡强敌!依靠城楼和群狐,又从洞口引来群鼠,公然挥舞爪牙,与敌交战,犹如角鼓战鼓齐鸣。” 接着诗人描绘了唐军奋勇作战的情景,士兵们如鱼似地排列开来,象蚂蚁似的密集在一起,炮火轰鸣如雷,弹丸纷纷落下。尽管敌军强大,但唐军依然英勇顽强,不肯退却。最后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诗人感慨地说:“可怜的兔子藏在洞里,暂时还能像鱼儿那样自由自在。但我站在墙头上观看,已经看清了整个战争的情况。”
这首诗写唐军在螺子山之战中奋勇杀敌、坚忍不拔的精神风貌。前四句描写唐军阵地的布列状况,五至八句写唐军英勇作战的情形,九至十二句写敌军虽强但最终失败的结局。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壮阔,气势豪迈奔放,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对胜利的信念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