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文毡不寒,开筵坐芳菊。
有酒延嘉客,满酌康成斛。
座中惟老彭,淡心对幽馥。
兴狂自咏花,不顾惊众目。
隐居彭泽陶,名士云间陆。
曲高和者寡,人醉醒则独。
吐纳含清华,糟粕不留腹。
吟秋悲草虫,寻梦忘蕉鹿。
四座且听歌,何必丝竹肉。

【注释】

  1. 饮熊(zhēn):宴饮。广文,官名,汉代设博士弟子员于国子学,称“太学生”,亦称“博士弟子”。
  2. 芷生:指诗人的朋友。
  3. 次韵:即“和诗”,即根据原诗的韵律、字数、平仄、词藻来填写新诗。
  4. “有酒延”句:指有酒杯就邀请宾客喝酒,有美酒就要斟满,以使客人快乐。
  5. “开筵坐芳菊”句:意谓在筵席上观赏盛开的菊花。
  6. 嘉客:指好客的人。
  7. 康成斛:指古代容量单位中的“一斛”。
  8. 老彭:指彭泽县的隐士彭泽老人。
  9. 幽馥(fù):深长的香气。
  10. “兴狂”句:意谓我因高兴而自我吹嘘,也不顾惊动众人了。
  11. 隐居彭泽陶:指陶渊明。
  12. 名士云间陆:指陆机。
  13. “曲高”句:意谓乐曲高雅高妙,能被理解的人少。
  14. 人醉醒则独:意谓饮酒后醒来,独自一人。
  15. 吐纳含清华:意谓吐出的清气与吸入的香气,都包含着美好的意境。
  16. 糟粕不留腹:意谓酒食中没有糟粕,指酒食中精华不外溢。
  17. 吟秋悲草虫:意谓吟咏着秋天,感叹着蟋蟀。
  18. 寻梦忘蕉鹿:意谓寻找梦中的境界,忘记了追逐名利。
  19. 四座且听歌:指宴会上让在座的宾客欣赏歌声。
  20. 何必丝竹肉:意谓何必用乐器演奏,也不必吃美味佳肴。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写宴席上的赏菊、赋诗,以及宴后的归隐之志,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和追求自然的高尚情操。
    首联两句写宴席上的赏菊。“饮熊桐”三字是说宴席设在桐木做的柱子旁的大厅里,这里可能是诗人的住所。“看菊”二字,说明宴会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观赏菊花。“芷生”二句写主人赋诗索和,并请客人作诗以应和。“次韵”,即“和诗”,即根据原诗的韵律、字数、平仄、词藻来填写新诗。“有酒”“满酌”“淡心”“幽馥”“兴狂”“不顾”等词语,都写出了诗人宴席上的快乐情绪。
    颔联两句写宴席上只有彭泽老人一人在品酒。“座中”三字点出诗人在席上的地位,突出了诗人与主人翁的不同。“惟老彭”,表明诗人对主人翁的尊敬,也表明自己与主人翁的亲近。“老彭”二字还暗指彭泽的隐士彭泽老人。“淡心”二句,写彭泽老人在宴席上的心态。“淡心”二字,既表明彭泽老人的性格特征,又表现了他的思想境界——不为物累;“对幽馥”三字,既写彭泽老人的举止神态,又表现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此联写彭泽老人,既衬托了诗人的闲适,又显示了他与彭泽老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表达了他对隐者生活的向往。
    颈联两句写宴席结束,彭泽老人告辞离去。“兴狂”二字写出了宴席的气氛,“自咏花”一句写出了宴席结束时的场面,“不顾惊众目”则写出了宴席结束之后的情景。“醉酒醒则独”一句,既写了宴席结束后的情景,又表明了诗人的心情,即他虽然醉了,但清醒时仍想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尾联两句写宴席上的唱歌活动。“四座”二字写出了参加宴席的人很多,“何必丝竹肉”一句,既是对唱歌活动的总结,又是对宴席气氛的描绘。“人醉醒则独”一句,既表现了宴会结束后人们散去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在宴会结束后独自归隐的决心。“吐纳含清华”、“吟秋悲草虫”、“寻梦忘蕉鹿”三联,既表现了诗人宴席上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宴席后归隐的愿望。
    全诗以写宴席为中心,通过对宴席上赏菊、赋诗和宴后的归隐三个环节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崇尚自然的高尚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