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云求孝作忠臣,必有割股庐墓人。
庸行不奇奇乃显,至性因此失其真。
性真独有胡孝子,肫诚一念在毛里。
三年苫块礼则然,终身孺慕常如此。
孝子自幼能通经,何难拾芥取紫青。
只为晨昏不忍隔,甘辞衿绂守门庭。
一朝风木嗟何及,怅望空闱傍幽宅。
犹恨泉壤不相随,空山夜夜闻呜泣。
礼虽有限哀无穷,子道谁云自此终。
忍把虚名动当世,转将深挚负苦衷。
吁嗟乎,愚妇痴儿安解事,轻生亏体无不至。
风俗日薄益好奇,误人还是名一字。
君不见,曾闵之孝重圣门,生事葬祭求其原。
朝廷自昔无旌奖,里巷当时泯间言。
从来忠孝愚人有,岩穴韬光自不朽。
谁似高风孝子胡,如此读书可无负。

【注释】

①本诗为胡孝子自题所作。

②古云:古人说。③求忠臣:做忠臣。④必有割股庐墓人:一定有割肉和在坟墓上痛哭的人。⑤庸行不奇:平庸的行为并不奇怪。⑥至性:本性,天性。⑦肫诚一念:真心诚意的一个念头。⑧毛里:头发的根部。⑨三年苫块礼则然:三年的丧期,礼制的规范是这样的。⑩终身孺慕常如此:终身像小孩一样尊敬父母。孺慕,小儿女依恋父母的情意。①通经:通晓经典。②拾芥:比喻轻而易举地办成一件事。紫青:指紫色的丝织品。③衿绂(jīn fú):系在衣领上的丝带,代指官职。④风木:指父亲,因“风”字义同父。⑤空闱:空荡荡的门庭,指母亲。⑥泉壤不相随:死后不能与父母同葬。⑦空山夜夜闻鸣泣:山中夜里常常听到哭声。⑧礼虽有限哀无穷:即使有规定的丧礼也是有限的,哀痛之情却是无限的。⑨子道:这里指儿子的责任。10忍把虚名动当世:不忍将虚假的名声传给后世。动,使……震动。⑩转将深挚负苦衷:最终辜负了深深的真诚和苦心。12吁嗟乎:感叹词。13愚妇痴儿安解事:愚蠢的妻子和孩子怎么能理解这些呢?④轻生亏体:轻易地去死会伤害身体。⑤风俗日薄益好奇:社会风气日益轻薄,对奇异的事情越发好奇。⑩误人:误导人,让人误会。⑩名一字:名字和名声。⑩岩穴韬光:隐居山林,隐藏才华。⑩谁似:谁能比得上。高风:崇高的风范。18忠孝愚人:忠厚孝顺、愚昧无知的人。⑩岩穴韬光自不朽:隐居山岩,隐藏自己的才华和德行而永远不朽。

【赏析】

这首诗是胡氏为自己的孝行所写的颂诗。全诗以“孝”为主线,从“古云求忠作忠臣,必有割股庐墓人”开始,用“古云”、“必”来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从正面歌颂孝道的伟大,接着又从反面说明自己的行为,最后再表达自己对这种行为的自豪感。

诗歌首先引用古人的话:“自古以来,人们说做忠臣必须具有割大腿和守坟墓的精神。”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自己的观点,认为只有具备这样的品质才能成为真正的忠臣。接着,诗人用“必有”两个字强调了这种观点的重要性,表示这种精神是做忠臣的必要条件。

诗人用“庸行不奇”四个字来描述自己的行为。他认为,虽然这种行为并不奇特,但正是这种平凡中蕴含着伟大,才是真正的英雄本色。他进一步解释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行为,是因为他的本性就是如此,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母亲的深情。

诗人还用“性真独有胡孝子”来表达他对这种行为的自豪感。他认为,只有胡孝子才能真正体现出孝道的伟大,只有他能真正做到对母亲的孝敬。他甚至认为自己的孝行足以让整个世界都为之感动。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相反,他却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决心要坚持下去。他用“肫诚一念”来形容自己的决心,表示自己已经下定决心要做到这一点。他还用“三年苫块礼则然”来表达自己的决心之坚定,表示自己已经坚持了三年的时间。

诗人继续用“终身孺慕常如此”来表达自己的决心之持久,表示自己将会一直这样下去。他相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孝道的伟大,才能真正得到母亲的认可和赞扬。

诗歌的最后一句“礼虽有限哀无穷”,则是对整个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升华。他认为,虽然规定中的丧礼有限,但孝道的哀伤却是无极限的。他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明白这一点,都能体会到孝道的伟大之处。

整首诗以“孝”为中心,通过反复的论述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孝道的理解和认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孝道的伟大,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孝道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