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堂蔼瑞云,其荫常四垂。
砌下森玉笋,连理映双歧。
联芳应竞爽,南枝交北枝。
仰承雨露偏,得气争华滋。
花间奉板舆,左右祥风披。
京洛未云遐,两地谐埙篪。
冬味喜传远,春彩增娱嬉。
清香宿省回,燕寝来少仪。
禄米调甘味,藉纾乌鸟私。
我心愧寸草,依倚三春晖。
万里奉晨昏,托巢凤凰池。
团圞家庆图,春酒为介眉。
独怅南归雁,白云俱远飞①。
感此交跗萼,孝友两兼之。
鹤翎正长养,兰叶方葳蕤。
盘盘护深根,奕奕含英姿。
春华各努力,立身及良时。
显扬事尚易,养志恒在兹。
退食馨尔膳,爱日乐迟迟。

【注释】

北堂:指袁午桥的家。 蔼(à):和蔼,温润。瑞云:祥云。四垂:四面下垂。森玉笋:形容竹笋长得茂密。连理:双生枝。映双歧:映照两条岔路。雨露偏:受雨水和阳光特别多的一边。得气:得到天时。争华滋:争着茂盛。板舆:古代官员乘坐的一种有篷的车辆。左右:指车上两旁的侍从或随行人员。祥风披:吉祥的风,象征吉祥如意。京洛:指京城洛阳。两地谐埙篪(suī chí):指兄弟间和谐相处。埙、篪:两种古代乐器,用竹制,声音相合。冬味喜传远:冬日里的味道喜欢流传得很远。春彩增娱嬉:春天的颜色使欢乐增添。

【赏析】

此诗是袁午桥为同年所作咏物诗《萱荫兰芬图》而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图中“仲季”迎养京师、就目前缀景情景的艺术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赞美之情。

第一句:“北堂蔼瑞云,其荫常四垂。”写图中之堂北向,堂内布满了祥云。这两句是全诗的总领,为下文作铺垫。“蔼”字,写出了堂内的祥瑞之气,“蔼”也写出了堂内的肃穆气氛。“其荫常四垂”,描写了堂内树木茂盛,枝叶四垂的景象。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堂内的环境,同时也写出了堂内的气氛,为下面的描写打下基础。

第三句:“砌下森玉笋,连理映双歧。”在堂内的地面下长着很多竹子,这些竹子就像玉笋一样挺拔;竹子互相交错着生长,形成了一对对的竹枝,好像在相互比美。这句诗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把堂内竹影婆娑、竹枝交错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四句:“联芳应竞爽,南枝交北枝。”“联芳”是指各种花卉竞相开放,各展风采;“北枝”与“南枝”相对,表示南方的竹子和北方的竹子交错生长,形成美丽的画面。这句诗既写出了竹子的形态特征,又写出了竹子的生长规律,同时还表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六句:“仰承雨露偏,得气争华滋。”“仰承”是指竹子向上生长,吸收天地之间的灵气;“争华滋”则是指竹子争相生长,以期获得更多的养分和生机。这句诗既表达了竹子对天地之气的向往和追求,也表现出了诗人对竹子生长规律的领悟和理解。

第八句:“花间奉板舆,左右祥风披。”在竹子之间,还摆放着一张小桌,上面放着一块小板子,这就是“奉板舆”。小板子旁边,还有两只大鸟陪伴在旁边,这就是“左右祥风披”。这里的“奉”、“披”都是动词,表示恭敬地奉献或披盖之意。这句诗既写出了竹子的布局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竹子的喜爱之情。

第十句:“京洛未云遐,两地谐埙篪。”京城洛阳还未到秋天,这里还没有感受到秋高气爽的气息,而两地之间却已经和谐相处,如同一支笙管乐队那样和谐融洽。这里的“京洛”指的是京城洛阳,而“埙篪”则是指古代的一种乐器,用来奏乐或伴奏。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两地之间的思念之情,也表现出了他对这种和谐相处的赞赏和羡慕之情。

第十三句:“冬味喜传远,春彩增娱嬉。”冬天的味道可以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春天的色彩也可以让人们更加快乐地玩耍嬉戏。这里的“冬味”和“春彩”分别指的是冬天和春天的美好气息,而“传远”和“增娱嬉”则是说这些美好的气息能够传播得更远,让人们更加快乐地度过每一个季节。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把握,也表现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第十四句:“清香宿省回,燕寝来少仪。”清香的气息留在了书房里,使得书房变得清新宜人;燕寝归来的人儿也显得格外庄重典雅。这里的“宿省回”是指书房中的香味留到了夜晚,而“燕寝来少仪”则是指归来的人们表现得更加端庄严肃。这句诗既描绘了书房中的宁静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书房主人的赞美之情。

第十七句:“禄米调甘味,藉纾乌鸟私。”俸禄的食物味道甘甜可口,这是皇帝恩赐给官员们的一份福利,也是皇帝对官员们的一份关怀。这句话既表达了皇帝对官员们的重视和关怀,也反映了官员们对皇帝的感恩之情。

第十八句:“我心愧寸草,依倚三春晖。”我的心中充满了惭愧之情,就像是一片小小的草叶依偎在温暖的阳光之下。这里的“三春晖”是指春天的阳光,象征着温暖和光明。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也表现出了他对亲人和朋友的感激之情。

第二十一句:“万里奉晨昏,托巢凤凰池。”我虽然身处万里之外,但也要承担起照顾家人的责任,就像是一只在凤凰池中筑巢的鸟儿一样。这里的“晨昏”和“凤池”分别代表着早晨和晚上以及凤凰池这个典故。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担当,也体现了他对亲情的珍视和感恩。

第二十二句:“团圞家庆图,春酒为介眉。”我们全家都沉浸在欢庆的氛围中,用春天的美酒来招待宾客,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敬意和祝福。这里的“团圞”是指团圆的意思,“介”在这里是敬酒的意思。这句诗既描绘了家庭欢聚的情景,也表达了人们对亲朋好友的关爱和祝福。

第二十三至二十五行:“独怅南归雁,白云俱远飞。”唯独那些南归的大雁让人感到惋惜,它们都飞往了远处的天空。这里的“南归雁”是指那些离开家乡去外地工作或者学习的人们的寄托对象。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场景的感慨,也反映出他对于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第二十六句:“感此交跗萼,孝友两兼之。”我深感这样的朋友情谊深厚,彼此之间既有孝敬父母之心,又有友爱兄弟姐妹之情。这里的“交跗萼”是指手足之情深厚的意思,“孝友之”是指孝顺父母的心意和友爱兄弟姐妹的情感。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看重,也反映了他对于亲情和友情的深刻理解。

第二十七至三十二句:“鹤翎正长养,兰叶方葳蕤。”那鹤的羽毛正在茁壮成长,那兰花的叶子也在茂盛地生长。这里的“长养”和“葳蕤”分别表示生长茁壮和茂盛的意思。这句诗既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丽景色,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第三十三句至第四十四句:“盘盘护深根,奕奕含英姿。春华各努力,立身及良时。显扬事尚易,养志恒在兹。”那大树的根盘根错节,深深地扎进了土中,它的枝条也蓬勃生长着,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春天的花朵都在努力地绽放,希望在最好的时机展现自己的美丽。成功的事情很容易显露出来,而保持志向则需要长时间的努力。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的态度和追求。

第四十五至四十六句:“退食馨尔膳,爱日乐迟迟。”吃饭的时候香气四溢,令人陶醉;悠闲地晒太阳也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很慢。这里的“馨尔膳”和“乐迟迟”分别表示饭菜香气扑鼻和悠闲自在的心情。这句诗既描绘了诗人生活的细节,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一段:“感吾兄之笃念,重义轻财施。”我深深感谢你对我的关心与帮助!你的义气重于一切!钱财虽好,但不如兄弟间的情义珍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