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春风序已更,三冬又作岁寒盟。
我如贺厦去来燕,人似迁乔下上莺。
山水因缘文字契,雪泥踪迹友朋情。
殷勤再订重论约,惭愧常谈属老生。
留别螺城书院诸生
一度春风序已更,三冬又作岁寒盟。
我如贺厦去来燕,人似迁乔下上莺。
山水因缘文字契,雪泥踪迹友朋情。
殷勤再订重论约,惭愧常谈属老生。
注释:
- 一度春风序已更:一度春风,意味着春天的来临,序已更,表示岁月的变迁。
- 三冬又作岁寒盟:三冬,指的是冬天;岁寒盟,是指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 我如贺厦去来燕:比喻自己如同春天到来时飞来的燕子,自由自在;贺厦,可能是指某个建筑或者地方。
- 人似迁乔下上莺:人,指自己;迁乔,可能是指搬家;下上莺,可能是指春天里鸟儿欢快地鸣叫的情景。
- 山水因缘文字契:山水,可能是指自然景色;因缘,可能是指缘分;文字契,可能是指通过文字表达的默契。
- 雪泥踪迹友朋情:雪泥,可能是指冬天的雪;踪迹,可能是指痕迹;友朋情,可能是指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 殷勤再订重论约:殷勤,表示热情;再订,可能是指再次约定;重论约,可能是指重新讨论和确定约定的内容。
- 惭愧常谈属老生:惭愧,表示感到羞愧;常谈,可能是指经常谈论的话题;属老生,可能是指那些已经说过多次的老话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四季的变化,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留恋。首句“一度春风序已更”,以春风为喻,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换,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着,“三冬又作岁寒盟”,用冬天的象征来表达友情的坚贞不渝。诗人将自己比作燕子和莺鸟,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春天的喜爱。
第二句“我如贺厦去来燕”,以燕子为例,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新生活的期待。第三句“人似迁乔下上莺”,则以莺鸟为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人通过描绘山水、雪泥等自然景物,以及友情的深厚,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殷勤再订重论约”,表明诗人对友情的重视,愿意再次约定并重新讨论友情的话题。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留恋,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