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何曾易重轻,独惭无以答升平。
仰高才觉当头近,得路犹防信足行。
只恐京尘衣化素,不嫌官况水同清。
此身忧乐诚何事,世俗徒夸衣锦荣。
【译文】:
一第何曾易重轻,独惭无以答升平。
仰高才觉当头近,得路犹防信足行。
只恐京尘衣化素,不嫌官况水同清。
此身忧乐诚何事,世俗徒夸衣锦荣。
注释:
- 一第何曾易重轻:指在官场中地位的升降和变化并不重要。
- 独惭无以答升平:我深感惭愧,没有能够为天下太平出一份力。
- 仰高才觉当头近:仰望那些才华横溢的人,觉得自己与他们距离很近。
- 得路犹防信足行:一旦得到机会,就要小心谨慎,防止走错路。
- 只恐京尘衣化素:害怕京城中的浮华和奢侈会影响自己朴素的生活。
- 不嫌官况水同清:不嫌弃自己的官职低微,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
- 此身忧乐诚何事:这些忧愁和快乐又有什么关系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散馆后请假南归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仕途的看法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全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感慨。
首句“一第何曾易重轻”,诗人用“一第”来指代自己在官场中的地位,用“易重轻”来形容地位的变化并不重要。这里的“重”和“轻”是相对的,意味着无论地位如何变化,都无法改变内心的感受和追求。
颔联“独惭无以答升平”,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惭愧之情。他深知自己在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却无法为天下太平出一份力,这让他感到无比的羞愧。
颈联“仰高才觉当头近,得路犹防信足行”,诗人仰望那些才华横溢的人,觉得自己与他们距离很近。同时他也提醒自己,一旦得到机会,就要小心谨慎,防止走错路。这里的“当头近”和“信足行”都是比喻,表示诗人与那些有才能的人之间的距离非常近,而自己需要小心谨慎地行走。
尾联“只恐京尘衣化素,不嫌官况水同清”,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期望。他害怕京城中的浮华和奢侈会影响自己朴素的生活,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官职虽然不高,但是却像水一样清澈透明。这里的“京尘”和“官况”都是比喻,分别代表京城的繁华和官员的职位。
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人用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于人生的真谛和价值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