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覃乡僻,儒风出吏循。
宏规开巨手,遗矩式先民。
乍喜林峦整,重瞻俎豆新。
千秋斯道系,此举亦嶙峋。
【注释】
覃:广泛。吏循:吏治。宏规:宏大的规划。遗矩:遗留下来的准则。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嶙峋(lín xūn):山石高耸的样子,这里指杰出人才。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求志书院落成而写的贺信。诗从书院落成这一大好事写起,首联“文教覃乡僻,儒风出吏循”,以简练之笔勾勒出了书院落成的喜讯和书院的基本情况。“文教”即文化教育,“覃”是广泛,“乡僻”指偏僻之地,“儒风”指儒学之风。诗人在诗中说:“文教覃乡僻”,意即文教之盛,遍及乡僻之地,这反映了书院的办学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接下来,诗人用两个四字短句描绘了书院所秉承和发扬的传统儒学之风——“儒风出吏循”。这两个短句既表现了儒家思想对官吏的熏陶,同时也表达了书院对学子的教育作用。
颔联“宏规开巨手,遗矩式先民”,“宏规”和“遗矩”分别指宏伟的计划和留下的准则,诗人在这里赞美了求志书院制定的伟大计划和遵循的传统准则,以及这些计划和准则对于后世学子的深远影响。
颈联“乍喜林峦整,重瞻俎豆新”,描述了书院落成后的新气象。“乍喜”是突然欣喜的意思,“乍喜林峦整”意味着看到新的建筑群落,整齐的林木和山峰让人欣喜;“重瞻俎豆新”中的“俎豆”指的是古代祭祀时的礼器,诗人用这个比喻说明书院成为人们瞻仰和敬仰的对象,象征着学问与道德的重要性。
尾联“千秋斯道系,此举亦嶙峋”,则是对书院及其办学宗旨的高度评价。诗人认为,书院的建立不仅关乎个人前途,更关系到千年后的教育事业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他称这次举动为“嶙峋”(形容人或物高峻挺拔)。这里的“嶙峋”也暗指书院的师生们如同岩石一样坚定不移地坚守他们的信仰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生动地记录了求志书院落成这一重要事件,并传达了诗人对此事件的深刻感悟和崇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