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论兴废,居然有数存。
仙心通梦境,吾道异禅门。
奎阁西垣峙,文坛北斗尊。
五贤高共仰,盛事继青原。
【注释】:
- 此地论兴废:这里讨论的是这个地方的兴衰。
- 居然有数存:竟然还有存在的可能。
- 仙心通梦境:像神仙一样拥有心灵,可以与梦境相通。
- 吾道异禅门:我的道不同于禅宗的教法。
- 奎阁西垣峙:奎阁西边的墙壁高耸入云。
- 文坛北斗尊:文坛如同北斗星一样尊贵。
- 五贤高共仰:五位贤者都受到人们的敬仰。
- 盛事继青原:这是一次盛大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求志书院落成后,为冯子良大令而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书院的描述和对冯子良大令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人才的珍视。
首句“此地论兴废”,诗人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地方的兴衰。这里的“论”字表明了诗人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他想要探讨这个地方的兴衰原因。
次句“居然有数存”,诗人进一步解释了这个问题。他指出这个地方竟然还有存在的可能性,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地方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诗人通过“仙心通梦境”和“吾道异禅门”两句,表达了他对教育的看法。他认为教育应该超越禅宗的教法,具有更高的价值和意义。
接下来的“奎阁西垣峙”一句,诗人用来形容书院的美丽和壮观。奎阁是书院的象征,西垣则暗示了书院的建筑风格。
诗人用“文坛北斗尊”来形容书院的地位和影响。北斗星在古代被认为是最高的星星,象征着权威和地位,所以在这里用来形容书院的地位是非常恰当的。
诗人用“五贤高共仰”和“盛事继青原”来表达他对书院的期望和祝愿。他认为这里是五位贤者共同仰慕的地方,也是一次盛大的活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尊重,也展现了他对这个地方的独特见解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