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滁山后,风流七百年。
遗容邀睿鉴,褒美及前贤。
主眷叹来处,师尊论翕然。
昌黎堪配孟,旷代接心传。
【解析】
欧阳文忠公遗像一醉滁山后,风流七百年。
遗容邀睿鉴,褒美及前贤。
主眷叹来处,师尊论翕然。
昌黎堪配孟,旷代接心传。(关键词:遗容;睿鉴;昌黎)
译文:
在滁州山醉饮过后,他的风流才情流传了七百年。
他遗留下的容貌受到皇帝的赏识,褒扬美德和赞美前贤。
皇帝看重他来自哪里,师傅尊他为大师,大家纷纷讨论。
韩愈与昌黎并驾齐驱,千古以来传承不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欧阳修遗容遗像的诗作。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杰出的散文家。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与韩琦同任翰林学士承旨,参与朝政。宋英宗时,官至司空平章事兼枢密使,主持编纂《新唐书》,又总领修撰《五代史》。他在文学方面自成一家,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著有《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等。本诗是诗人对欧阳修遗像的赞颂之作,全诗以“遗容”为中心词,首二句点出遗容之事,次四句写皇帝对欧阳修遗容的赞赏之情,最后两句写人们对欧阳修的评价和敬仰。此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流畅自然,感情真挚深沉。
【答案】
遗容邀睿鉴,褒美及前贤。
主眷叹来处,师尊论翕然。
昌黎堪配孟,旷代接心传。(关键词:遗容;睿鉴;昌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欧阳修遗容遗像的诗作。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遗容之事,后两句写人们对欧阳修评价和敬仰。首句说遗容被皇帝所赏,这是欧阳修生前的功业,也是后人对他的崇敬之情的体现。中间两句说皇帝看重他来自哪里,师傅尊他为大师,大家纷纷讨论,说明他对后世影响巨大,影响深远。末句说韩愈与昌黎并驾齐驱,千古以来传承不绝,这是对欧阳修及其学说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