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遍邓尉罗浮,绕墓植梅花,来去原从众香国;
俎豆傍白公坡老,作祠倚修竹,海天还有一仙龛。

【注释】

邓尉:山名,在今江苏苏州。罗浮:山名,在今广东惠州。白公:指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在洛阳时曾建“香山寺”。坡老:指白居易,因曾任左拾遗、翰林学士等职,故称。海天:大海和天空。还有一仙龛:指香山寺的遗址尚存,有“仙人所居”之意。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作者为浙江余姚人。诗人蒋因培以诗才著称于时,与当时著名文学家宋濂友善。此诗是其应友人邀请,为其先父所作的挽联。蒋因培先父名因培,字子美,是明代著名文人。蒋因培的父亲一生崇尚儒学,对文史之学颇有研究。因此,蒋因培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并继承父亲的学术传统。蒋因培为人耿直,不善权术,常受同僚排挤而郁郁不得志。此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第一句:“丹青遍邓尉罗浮。”这是说画家们画过许多山水画。邓尉山,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南,相传为晋吴隐所居地,山形如卧牛,景色秀丽;罗浮山,又名东樵山,位于广东省潮州市东北。两句的意思是:画家们曾用画笔描绘出邓州、罗浮的美丽山川。

第二句:“绕墓植梅花,来去原从众香国。”意思是:在墓地周围种上梅树,人们来往不绝,如同进入一个充满香气的国家。这两句是形容墓地环境之美及墓地的热闹非凡。

第三句:“俎豆傍白公坡老,作祠倚修竹。”意思是:在白居易祠堂旁边摆放着祭品和祭器,背靠着修长的竹子。“俎豆”指古代祭祀所用的礼器,这里泛指祭品,“白公”指唐代诗人白居易。这两句是描写白居易庙的景致及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

第四句:“海天还有一仙龛。”意思是:在这广阔的天地间,还有一个神仙般的殿堂。这里的“仙龛”指的是香山寺的旧址。这四句诗是对白居易及其香山寺的赞美之词,表达了诗人对先父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