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一棹清江曲,不采芙蓉偏采菊。
荻花萧瑟晚凉天,花光入水天影绿。
陵谷由来易变迁,水陆草木徒较量。
知君此图有深意,桑田沧海谁能详。
况乃花中称隐逸,合与幽人伴晨夕。
折得寒香满篮归,容与中流心自适。
君不见渊明采菊坐东篱,正值白衣送酒时。
治乱兴亡都不管,陶然一醉已忘机。
题黄健生泛舟采菊图
扁舟一棹清江曲,不采芙蓉偏采菊。荻花萧瑟晚凉天,花光入水天影绿。
陵谷由来易变迁,水陆草木徒较量。
知君此图有深意,桑田沧海谁能详。
况乃花中称隐逸,合与幽人伴晨夕。
折得寒香满篮归,容与中流心自适。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秋季泛舟赏菊时所作诗作。诗人以“扁舟一棹清江曲”开篇,勾勒出一幅江边秋景图,扁舟轻摇于清澈的江水中,不采摘鲜艳的芙蓉,却偏爱那菊花的清雅和高洁。接着,“荻花萧瑟晚凉天,花光入水天影绿”描绘了傍晚时分,荻花飘散在冷清的江上,阳光透过水面投射下柔和的影子,营造出宁静而又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秋天特有景色的喜爱以及内心的闲适。
“陵谷由来易变迁,水陆草木徒较量”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这句反映了自然界中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更迭变化,正如同水边草木一样,它们的命运无法预测也无法掌控。这既是一种对现实无奈的感叹,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现。
接下来的诗句,“知君此图有深意,桑田沧海谁能详”表达了诗人对画作所蕴含深刻意义的理解。他认为这幅画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隐喻。通过对比“桑田沧海”,诗人指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变迁,而唯有那些能够坚守自我、不被外界纷扰所动的人,才能领悟到真正的智慧和意义。这种观点虽然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但通过诗意的描绘却让人感受到了其中深邃的内涵。
“况乃花中称隐逸,合与幽人伴晨夕”一句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他认为在花丛中寻找隐逸之乐是最为恰当不过的选择,这样的生活可以让他更好地享受自然、感受内心平静。他希望这样的生活能够陪伴着他度过每一天的清晨和黄昏,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品味生活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