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有言医者意,药赋汤歌尽馀事。
和缓卢扁古神医,岂有方书传后世。
内经素问足举隅,降而不能乃著书。
仲景世号医家祖,丹溪景岳又一途。
充栋汗牛争继起,千支百派乱纷如。
别有叔和称脉格,传与时人作矜式。
三指平将六脉分,只从关上问消息。
寸在寸口尺在肘,阿谁名义细分剖。
吾谓此事可无拘,诊切原居望闻后。
虚实热寒苟辨清,问症发药亦何咎。
我友榕江郑干生,万卷读破心眼明。
寸衷自备四时气,肯与流俗争浮名。
孟子论人重择术,矢函巫匠视何出。
不能良相当良医,济世不同同悯恤。
君不见纷纷市上多悬壶,疾苦何人等切肤。
知君久抱痌瘝志,聊为韵语代一呼。
【解析】
此诗前四句,赞颂了郑干生医术之高超,医道之大成。
首联:“郭玉有言医者意,药赋汤歌尽馀事。”郭玉是唐代的名医,他精通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被后人尊为“药王”。郑干生医术精湛,对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都有很高的造诣。
颔联:“和缓卢扁古神医,岂有方书传后世。”卢扁(公元前475—公元前396),春秋时期的著名医师,以医术高明著称于世。郑干生继承并发扬了卢扁的医术,成为古代著名的神医。
颈联:“内经素问足举隅,降而不能乃著书。”“《素问》”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医学著作,由黄帝与岐伯讨论疾病时的对话整理而成。《素问》中有许多关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等内容,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干生能够将《素问》中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著书立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尾联:“仲景世号医家祖,丹溪景岳又一途。”“仲景”,是指张仲景(公元150—154年),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他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丹溪”即朱丹溪(公元1283—1358年),明代著名医学家,他创立了丹溪派学说,主张“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景岳则指陈修园(公元1633—1707年),清代著名医学家。景岳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脏腑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因此要全面地观察人体的变化。
尾联后三句:“充栋汗牛争继起,千支百派乱纷如。”这句话的意思是:众多的医学著作堆积如山,大量的医学文献流传四方,形成了千支百派的医学体系。
尾联最后两句:“别有叔和称脉格,传与时人作矜式。”“叔和”,指的是汉代的华佗。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发明的“麻沸散”麻醉技术,使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他还创制了“五禽戏”,用于锻炼身体。他的医学成就在中国古代具有极高的地位。
【答案】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郑干生医术的高度赞扬。首联赞扬郑干生的医术高超;颔联赞扬郑干生继承了卢扁的医学理论,并且将其发扬光大;颈联赞扬郑干生能够运用《素问》《伤寒论》等经典医学著作中的理论进行临床实践;尾联则称赞郑干生的成就超过了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医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