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始伏羲,俪皮定其制。
薄物岂足重,所重在礼意。
踵事渐增华,六礼乃明备。
百两咏周诗,文胜反滋弊。
俗见侈全厅,益失古人义。
欧化近输入,文明寓调剂。
费省礼仪详,盛事期可继。
我友柏秋君,数典从新例。
儿妇嘉礼时,会堂宾济济。
我欲远观礼,筋力难自致。
聊寄诗一章,用祝螽麟瑞。
我们将逐句解读古诗。
诗句解析:
- “方君柏秋为子完婚以诗贺之”:方君和柏秋的儿子完成了婚礼,诗人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祝贺他们。
- “婚礼始伏羲,俪皮定其制。”:婚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伏羲氏,而俪皮是婚礼中的一种仪式,用以固定婚礼的制度。
- “薄物岂足重,所重在礼意。”:虽然礼物并不厚重,但重要的是婚礼中的礼仪和意义。
- “踵事渐增华,六礼乃明备。”:随着时代的延续,婚礼的形式逐渐丰富起来,而且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也变得非常完备。
- “百两咏周诗,文胜反滋弊。”:这里提到了《诗经》中的“百两”一章,意思是通过引用古典诗歌来歌颂婚礼,但过分华丽的文辞却可能产生弊端。
- “俗见侈全厅,益失古人义。”:世俗的观点认为奢华的场面是必需的,这反而背离了古人的节俭之义。
- “欧化近输入,文明寓调剂。”:欧洲的文明理念最近得到了引进,文明在这里被用来调节和平衡社会的各种关系。
- “费省礼仪详,盛事期可继。”:简化礼仪,使得婚礼变得更加隆重和盛大。
- “我友柏秋君,数典从新例。”:我的朋友柏秋君,总是遵循新的典章制度。
- “儿妇嘉礼时,会堂宾济济。”:儿媳在美好的婚礼时,宾客们齐聚一堂。
- “我欲远观礼,筋力难自致。”:我希望能够远远地观看这场婚礼,但我的体力实在难以达到。
- “聊寄诗一章,用祝螽麟瑞。”:我只能寄送一首诗作为祝福,希望螽麟能够带来吉祥。
译文:
方君和柏秋的儿子婚礼圆满,我们写诗来祝贺他们。婚礼起源于伏羲,俪皮是确定婚礼制度的方式。尽管只是一些薄礼,但重要的是婚礼中的礼仪和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婚礼的形式逐渐丰富,六礼制度也变得十分明确。引用经典诗歌歌颂婚礼,但过分华丽的文辞可能会产生弊端。世俗的观念认为奢华的场面是必须的,这与古人的节俭观念相违背。欧洲的文明理念最近得到引入,文明在这里被用于调整和平衡社会的关系。简化礼仪,让婚礼变得隆重和盛大。我的朋友们总是遵循新的典章制度。儿媳在美好的婚礼时,宾客们齐聚一堂。我希望远远地观看这场婚礼,但我的体力实在难以达到。我写下一首诗作为祝福,希望螽麟能够带来吉祥。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婚礼的美好祝愿和对古代礼仪的重视。诗人通过对婚礼起源、形式、礼节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婚礼的特点和文化背景。同时,诗人也对现代社会的婚礼进行了反思,指出过度奢华可能与古人节俭的理念相悖。此外,诗人还对欧洲文明的引入进行了评价,认为它有助于社会的调整和平衡。整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体现了他对传统美德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