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满庭前,开落异悲喜。
安得春常在,日日斗红紫。
谁把丹青笔,设色细摹拟。
秾馥萃四时,眼福真可喜。
借问藻缋人,道是桐圃李。
流传近百年,有名标画史。
可惜不留题,难识真姓氏。
开卷一怃然,临风空仰止。

诗句释义

  • 种花满庭前,开落异悲喜。
  • 种满了庭前的花卉,它们随着时间开放或凋谢而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 安得春常在,日日斗红紫。
  • 希望春天能够永远存在,每天都能看到那些鲜艳的花朵。
  • 谁把丹青笔,设色细摹拟。
  • 是谁用丹青(绘画用的颜料)和细致的笔触来描绘这些美丽的景色?
  • 秾馥萃四时,眼福真可喜。
  • 浓郁的花香汇集了四季,这种美景真是令人愉悦。
  • 借问藻缋人,道是桐圃李。
  • 询问那位擅长绘制的人,他告诉我们这是桐树和柏树之间。
  • 流传近百年,有名标画史。
  • 这幅作品已经流传了近一个世纪,它的名字被记载在画史上。
  • 可惜不留题,难识真姓氏。
  • 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留下名字,我们无法知道是谁创作的。
  • 开卷一怃然,临风空仰止。
  • 翻开这本画册,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只能对着风向仰头叹息。

译文:

种植在庭院中的花卉开满了又凋零,它们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人们渴望春天能永远存在,每天都能看到那鲜艳的花朵。是谁用丹青(绘画用的颜料)和细致的笔触来描绘这些美丽的景色呢?浓郁的花香汇集了四季,这种美景真是令人愉悦。人们询问那位擅长绘制的人,他告诉我们这其实是桐树和柏树之间。这幅作品已经流传了近一个世纪,它的名字被记载在画史上。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留下名字,我们无法知道是谁创作的。翻开这本画册,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只能对着风向仰头叹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庭前花卉的盛开与凋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季节变换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花卉的美丽与四季的变化相联系,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审美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创作过程的好奇和对创作者身份的探寻,体现了对艺术创作背后故事的深深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