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归触炎暑,中路仍滞留。
就喧与居卑,岂复郊原幽。
芜城百万家,皋庑不可求。
江山一区隔,花月千载羞。
犹喜鹾使者,避我停真州。
门前荒草积,日夕鼓吹休。
纷飞附臭蝇,奔散当车牛。
遗此虚闲馆,可以坐待秋。
庭前有此君,风雨相绸缪。
主人不愿识,聊比王子猷。

【注释】

端午抵扬州:端午节到了扬州。

假寓:暂住。

使院:官署。

鹾贾之馆:盐商的馆舍。

竹数十竿,宽洁有致。

图归触炎暑,中路仍滞留:想回乡避热,但途中仍滞留不前。

就喧与居卑:靠近喧嚣和地势低下的地方。

郊原:郊野原野。

芜城:指扬州。

皋庑:高大而空旷的房屋。

花月:春花秋月,指美好景色。

犹喜:幸好,庆幸。

避我停真州:避开我来到真州(今江苏仪征)。

门外荒草积,日夕鼓吹休:门外堆积着干草,早晚吹打乐声停止。

纷飞附臭蝇,奔散当车牛:苍蝇纷飞附着在臭味上,奔散如车辆上的马牛。

遗此虚闲馆,可以坐待秋:留下这间空阔清静的馆舍,我可以在这里等待秋天的到来。

庭前有此君,风雨相绸缪:庭前有这样一位君子,他与我共同度过风雨。

主人不愿识,聊比王子猷:主人不愿见面,我只好与他相比王徽之。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元和十年(815)端午节后至扬州时所作五言律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全诗写于诗人暂居某处时的情景。首联写端午过后到达扬州,暂时住在盐商馆舍;颔联写诗人想回家避热暑,但路上仍停留不前;颈联说诗人想离开喧闹的环境到地势低下地方去,却不想郊野太荒凉,只有扬州城内的盐商大宅才是好的去处;尾联说自己幸好有这样一位好友,可以和他一起过风风雨雨的生活。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向往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