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上归云,纤纤动清影。
林深多得烟,地寂易为冷。
岂必闻寺钟,我意默已领。

【注释】

新月上,新月刚升起;归云,归云指月亮;纤纤,细长的样子,形容月亮;清影,清冷的月光。

林深多得烟,林深多雾气;地寂易为冷,寂静的地方容易感到寒冷;我意默已领,我的心已经领受这景色了。

【赏析】

此诗描写园亭中的月色。首句写月色之新,次句写月色之清,三句写月色之幽,四句则写月色之寒。全诗以景语作情语,表达了诗人在宁静中体察到的孤寂、清冷之感。

“新月上归云”,是说新月从天空升起,正映在归云之上。“归云”二字,既写出了月色的洁白,也写出了月色之美,因为月亮是从云朵上出来的。“纤纤动清影”,是说月亮的倩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明月高挂,皓月当空的美丽图景,让人如痴如醉。然而,诗人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继续展开自己的想象,将这一美景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形成了一幅更为完整的画面。

接下来的两句诗,则是对这一画面的具体描写。“林深多得烟,地寂易为冷”。这里的“林深”是指树木茂盛、枝叶繁茂的地方;“多得烟”则是指树林深处弥漫着雾气;“地寂”是指四周寂静无声;“易为冷”则是指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感到寒冷。这四句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成功地营造了一种静谧、幽雅的氛围。

最后一句诗,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岂必闻寺钟,我意默已领”。在这里,“岂必闻寺钟”是指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人们不需要听到寺庙里的钟声来寻找心灵的慰藉;而“我意默已领”则是指诗人自己已经在这种氛围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这句话虽然简短,但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无论是对于景物的描绘还是对于情感的抒发,都表现出了诗人的高超技巧和深厚功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