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泉已谢檀香井,乞火谁过师子林。
传语留侯须好觅,山边黄石是黄金。
简南村余与汪叟绝久矣其一
分泉已谢檀香井,乞火谁过师子林。
传语留侯须好觅,山边黄石是黄金。
注释:
简南村:指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故里——四川简阳。村,泛指乡村。余:我。汪叟:指李白。李白号青莲居士,其住所在唐时称“青莲居”。
绝久:断绝了很久。
分泉:分泉寺,即唐代名僧玄奘(602~664)为纪念其母亲所修建的寺庙,位于今四川省崇庆县境内。檀香井:相传此井水味如檀香。
乞火:求借火种。这里指借火取暖或点灯照明。
留侯:指张良。张良字子房,西汉初期的开国元勋。
黄金:喻意珍贵的东西。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李白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其人生遭遇的同情和惋惜。
首句“分泉已谢檀香井”,以“分泉”起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淡漠。“谢”字则表达了作者对这段友情的失望和遗憾。而“檀香井”则是古代文人雅士聚会之地,如今却无人问津,象征着作者与友人之间已无往来。
次句“乞火谁过师子林”,则是对李白人生境遇的一种讽刺。“师子林”是佛教传说中的一种神奇之树,能够吸引众多动物前来栖息,但同时也引来了更多的猎人和猎狗。这里的“乞火”指的是借火取暖,寓意着李白在困境中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朋友的关爱。然而,这种热情和关爱却无法得到回应,只能化作一声叹息。
第三句“传语留侯须好觅,山边黄石是黄金”,则是对李白人生际遇的一种调侃和嘲讽。这句话中的“传语”“须好觅”等词汇,都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讽刺的味道。而“山边黄石”则是指一块普通的石头,但却被赋予了黄金的价值。这显然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用以表达对李白才华被埋没、命运坎坷的感叹。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李白深深的怀念和惋惜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