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冰棱增刻削,杯中风味足清醇。
不知朝暮有寒意,所与往还惟圣人。
儿侄同希小阮达,云烟偏向老颠亲。
醉乡密迩何须羡,欲寄和神国里身。

【注释】:

  1. 饮新酒戏成:以新酒自娱,写就了这首诗。
  2. 户外冰棱增刻削:指户外的冰块上刻着花纹。
  3. 杯中风味足清醇:形容酒的味道醇厚纯正。
  4. 不知朝暮有寒意: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寒冷的感觉。
  5. 所与往还惟圣人:我所交往的朋友只有圣人。
  6. 儿侄同希小阮达:儿侄们希望和阮籍一样洒脱不羁。
  7. 云烟偏向老颠亲:云雾缭绕,山峦叠嶂,仿佛是老人的身影。
  8. 醉乡密迩何须羡:醉乡很近,哪里值得羡慕呢?
  9. 欲寄和神国里身:想要寄情于神仙世界。
    【赏析】:
    此诗为酬唱之作。《文苑英华》作“酬阮嗣宗”。《旧唐书·阮咸传》载:“阮咸字仲容……常独酌行游,以六十二弦琴为佳,弦既尽,辄更续人弦。”据此,知《酬阮嗣宗》诗应是酬其赠酒之词。
    首联“户外冰棱增刻削,杯中风味足清醇。”首句点题,次句承上启下,交待酬赠的对象及酬赠的媒介。“冰棱”即霜花,这是冬日特有的自然景观,也是诗人笔下所咏赏的对象;“户外”二字表明了赠酒的环境是户外的。“冰棱”在冬天往往呈现出一种刻削的形态,所以诗人称它为“增刻削”。而酒则是人们所喜好的,“杯中风味足清醇”,说明诗人品酒时的心情是舒畅愉快的,酒也喝得很痛快。
    颔联“不知朝暮有寒意,所与往还惟圣人。”颈联“儿侄同希小阮达,云烟偏向老颠亲。”尾联“醉乡密迩何须羡,欲寄和神国里身。”全诗围绕“饮酒”这一中心进行创作。首联写赠酒的环境,交代赠酒对象及酒的来源;第二联写自己饮宴的情景,突出饮酒的快乐;第三联写自己的友人都是贤能之士;第四联借酒喻志,抒发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喜爱;第五联直接点出“饮酒”这一主题。
    从艺术手法上看,此诗多用比喻、拟声等修辞手法。如“冰棱”比喻“刻削”,“酒”则比喻“风味”,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读者更容易地理解诗歌的意境。此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如“阮籍”“刘伶”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嗜酒之人,他们的饮酒行为被人们传颂至今。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饮酒成为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许多文人雅士都热衷于此。因此,此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