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箸闻人至,中怀讵得舒。
残年亲旧仆,久客怯乡书。
弟侄存亡隔,田畴水旱馀。
飘零尚多累,愧尔远求余。

这首诗是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描述了作者从故乡到京城,又从京城返回故乡的经历和感受。下面是对每一联的逐句解释:

一、首联:老仆自故乡来省候

  • 注释: 老仆,指诗人的老仆人;
  • 赏析: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苦,以及老仆人的到来给诗人带来的安慰。

二、颔联:投箸闻人至,中怀讵得舒

  • 注释: 投箸,放下手中的筷子表示停止吃饭;
  • 赏析: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听到亲人来访的消息时的心情变化。一方面,他听到消息后感到惊喜,因为久别重逢本是一件高兴的事;另一方面,他的心中却无法完全放松,可能是因为家中还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或者是因为自己的境遇不佳(“残年”)。

三、颈联:残年亲旧仆,久客怯乡书

  • 注释: 残年,这里指的是自己年事已高;
  • 赏析: 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他虽然有老仆人在身边,但是作为一个长期在外地的人,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仍然难以抑制。同时,他也提到了自己作为游子的身份,对于家乡来信总是感到害怕和担忧。

四、尾联:弟侄存亡隔,田畴水旱馀

  • 注释: 弟侄,弟弟和侄子;
  • 赏析: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在家乡的生活现状。由于战乱频繁,他的家族成员之间已经失去了联系,生死难料,这让他倍感忧虑。另外,他还提到了农田遭受了水旱灾害,生活困苦。

五、末联:飘零尚多累,愧尔远求余

  • 注释: 飘零,漂泊失所;
  • 赏析: 最后这句表明了诗人对自己的处境的无奈与辛酸。尽管身处飘零之中,但诗人仍然感到有责任去寻求外界的帮助和支持。他对自己的困境感到羞愧,因为他意识到自己还需要别人帮助。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的形象。他的诗句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人的关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他在动荡时期所承受的精神压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