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剪取吴淞,拖蓝脱写春江本。
山眉翠展,浆牙花绉,木兰安稳。
风响菰蒲,波鸣𦉥盎,远天无尽。
念少年游泳,钓床渔具。
触惹处便难忍。
回首故园樱笋。
被东风、水乡牵引。
绿杨堤外,饧箫粥鼓,清明天近。
碧涧香芹,银刀鲜鲫,梦归无准。
问当时、渔弟樵兄,且未许先生隐。
【注释】
何人剪取吴淞:何人能从吴淞(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剪取。
拖蓝脱写:用蓝色丝绢将春江景色画下来。
山眉翠展:形容山峰如女子的眉毛,翠绿色展露。
浆牙花绉:指水中的泡沫像酒浆一样泛着白色,又像花的皱纹。
木兰安稳:指木兰舟在水面上平稳安静。
风响菰蒲:风吹过菰蒲,发出的声音。
波鸣𦉥盎:波浪拍打着石瓮,发出的声音。
触惹处便难忍:被水声、风声、波声等撩拨着,使人无法忍受。
故园樱笋:故园,即家乡,樱笋,樱桃嫩芽。
东风:春风。
水乡牵引:被水乡的景色所吸引。
碧涧香芹:碧涧中的芹菜香味。
银刀鲜鲫:银刀切下的鲜鱼。
梦归无准:梦中的归宿没有定准。
渔弟樵兄:渔夫、樵夫,泛指平民百姓。
先生隐:作者自称隐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风光和抒发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词作。上片写水乡美景,下片写自己对水乡美景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全词以“水乡”为线索,由水乡美景到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层层展开,感情真挚。
“水龙吟二首 其二”是词的标题,“水龙吟”是词牌名。这首词是第二首,也是咏叹江南水乡之美的词。
起三句写水乡之胜景。“何人剪取吴淞”,言何人能剪取吴淞(今江苏苏州市)一带的水乡风光?这一句既是问,又是赞叹,说明吴淞地区水乡风景之优美,令人赞叹不已。“拖蓝脱写”,用蓝色丝绢将春江景色画下来。“山眉翠展”,“浆牙花绉”两句,描绘水乡春江的美丽景色。“浆牙花绉”指水中的泡沫,“山眉翠展”指山峰。“木兰安稳”指木兰舟在水上行驶得平稳安全。“风响菰蒲,波鸣𦉥盎,远天无尽。”三句写江上的风景。“风响菰蒲”,风中传来的沙沙之声;“波鸣𦉥盎”,浪涛拍击瓮缶的声音;“远天无尽”,远处的天空似乎无边无际。这几句描写了水乡春日里风声、水声、浪涛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这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虚实相生,使词境更加丰富而深远。
过片三句是承上启下,进一步抒写对故乡的怀念。“念少年游泳,钓床渔具”,回想起年轻时在水乡游泳的情景,那时还带着钓鱼的工具在河里捕鱼。这些美好的回忆令人难忘,但如今已经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只能在梦中寻找那熟悉的景象了,所以“触惹处便难忍”。
下片写自己对水乡美景的向往。“回首故园樱笋”两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被东风”三句,进一步写水乡美景。东风拂煦,水乡景色迷人,绿杨堤外,还有饧箫粥鼓,天空晴朗而清朗。“碧涧香芹,银刀鲜鲫”二句,写在水乡品尝新鲜蔬菜的情景。“梦归无准”两句,表达自己对水乡的向往。梦中归去,没有固定的目的地。“渔弟樵兄”两句,写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他们虽然生活在水乡,但生活并不富裕,他们仍然过着勤劳朴实的生活。这两句既写出了水乡人民的勤劳朴实,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关心。
整首词以“水乡”为线索,由景及情,由实转虚,层次分明,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自然,读来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