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东风燕剪,洒芳树秋千。
扫晴娘拜惜花天,对珠帘暮卷。
蒙蒙遮住宜春院,丝丝吹上伤春面,潇潇唱出送春筵。
好春光去远。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吴文英创作的《醉太平·五首》中的第四首。全诗如下:
湿东风燕剪,洒芳树秋千。扫晴娘拜惜花天,对珠帘暮卷。蒙蒙遮住宜春院,丝丝吹上伤春面,潇潇唱出送春筵。好春光去远。
译文:
东风轻拂,燕子翩翩起舞,仿佛在修剪着春天的柳枝。雨丝细密如丝,飘洒在树上,如同秋千般荡漾。晴娘(即女子)在庭院中拜佛珍爱这美好的春光,而珠帘被夕阳的余晖映照得朦胧起来。雨水打湿了庭院的景致,使得整个宜春院都显得朦朦胧胧。丝丝细雨似乎在吹散着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远处,潇潇风雨中,似乎有人在唱着离别的歌曲,为即将离去的春天献上一场送别盛宴。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雨后的情景,充满了诗意和画意。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美好与哀愁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
词的开篇“湿东风燕剪,洒芳树秋千”通过描绘春风和燕子的形象,为读者营造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氛围。燕子在东风中翩翩起舞,如同剪刀般地剪裁着春天的柳枝,展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同时,雨水打湿了树木,使其摇曳生姿,宛如秋千一般,增添了几分灵动与趣味。
“扫晴娘拜惜花天,对珠帘暮卷”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丰富细节。晴娘在庭院中拜佛珍爱这美好的春光,表现出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珍惜之情。而珠帘被夕阳的余晖映照得朦胧起来,则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使得整个庭院更加温馨而宁静。
词的下片“蒙蒙遮住宜春院,丝丝吹上伤春面,潇潇唱出送春筵”则进一步深化了词的主题。雨水打湿了庭院的景致,使得整个宜春院都显得朦朦胧胧,如同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细雨丝丝地吹散着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远方,潇潇风雨中,似乎有人在唱着离别的歌曲,为即将离去的春天献上了一场送别盛宴。这种离别的氛围与春天的美景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雨后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哀愁。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词作充满了诗意和画意。同时,词中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引发读者深入思考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