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游成小倦。
惊风梦雨,意长笺短。
病与秋争,叶叶碧梧声颤。
湿鼓山城暗数,更穿入、溪云千片。
灯晕剪。
似曾认我,茂陵心眼。
少年不负吟边,几熨帛光阴,试香池馆。
欢境消磨,尽付砌虫微叹。
客子关情药裹,觅何地、烟林疏散。
怀正远。
胥涛晓喧枫岸。
【注释】
①玉漏迟:词牌名。②薄游:闲游,轻游。③惊风:指秋风吹动梧桐叶声。④意长笺短:书信写得很长,但时间很短,不能及时传达。⑤病与秋争:因病而与秋天争夺。⑥“湿鼓”句:山城的鼓声在雨中传来,又穿过层层云彩,仿佛有千万片云。⑦灯晕:灯火辉煌时的影子。⑧茂陵:汉昭帝刘弗陵的陵墓,在今陕西兴平县西。⑨少年:诗人年轻时。⑩几熨帛光阴:几年来,一直为生活奔波忙碌。11试香池馆:曾在池边亭子里焚香。12欢境:美好的境地。13胥涛晓喧枫岸:胥涛水声喧闹如同早晨的鸟鸣。胥涛,即泾水,源出陕西凤翔府,流经泾川县至甘肃境内入黄河。14怀正远:怀念远方。15关情药裹:思念家乡,希望回家。关情,关心、挂念。16烟林:烟雾缭绕的树林。17胥涛晓喧枫岸:胥涛的水声像早晨的鸟鸣一样喧闹。胥涛,即泾水,源出陕西凤翔府,流径泾川县至甘肃境内入黄河。18正远:指故乡长安(今西安)。
【赏析】
此词写永康病中夜雨感怀,上片写秋雨中所见景物和所思之情;下片写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全词以景语起头,然后由景到人,情景交融,意境浑然天成。
上阕开头三句:“薄游成小倦。惊风梦雨,意长笺短。”写词人因疾病缠身而懒于游赏,梦中听到秋风秋雨,心中无限感慨。“病与秋争,叶叶碧梧声颤”,秋风吹过,梧桐树叶沙沙作响,词人不禁感到秋已深矣。接着,“湿鼓山城暗数,更穿入、溪云千片。”写秋雨连绵,山城里鼓声阵阵,雨声透过层层云雾飘荡在山谷里,犹如万片云彩在飞舞。这里用拟人手法,把山城雨声写得生动形象。“灯晕剪。似曾认我,茂陵心眼。”这一句是说,那灯影仿佛是我曾经见过的,它让我想起了当年汉武帝刘彻葬于茂陵的往事。“茂陵心眼”典出《汉书·武帝纪》,汉武帝死后,茂陵内藏有他的遗衣、鞋、梳妆器具等物,人们从茂陵中取出这些物品时,都会感到一种亲切感,就像看到了汉武帝本人一样。
下阕开头三句:“少年不负吟边,几熨帛光阴,试香池馆。”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常在闲暇之余吟诗作赋,也曾经多次在池馆中焚香。“欢境消磨,尽付砌虫微叹。”现在却只能在寂寞中度过时光,只有蟋蟀虫儿在空阶上哀鸣叹息。“客子关情药裹,觅何地、烟林疏散?”词人说自己在外漂泊,心系家乡,想念家乡的亲人和朋友。他多么希望能找到一处幽静的地方,在烟雾缭绕的树林中安顿下来,远离尘世烦恼,与亲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结句:“怀正远。胥涛晓喧枫岸。”词人渴望着早日结束目前的困境回到家乡去。
这首词通过秋雨夜雨中的所见所闻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全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