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胡事则已,为国人难俟。
曾城对夕烽,故山邈海汜。
去兹越廿载,揽古与吾子。
张皇首学术,慷慨及忠义。
烂烂厓山云,落落慈元记。
世往足嗟伤,文垂亦纲纪。
追寻乱微日,补拾缺亡理。
岂惟心贺诗,所慕在紫水。
金门桃始华,春林燕方垒。
少逢忽雨晦,将离复鸣雉。
会与时兼左,昔视今相诡。
负贩尔巳劳,得舍情何自。
殷勤语陈侯,先民重乡里。
【注释】
①白沙先生:即陈白沙(1483—1548),明代思想家,哲学家。字公甫,号白沙居土,广东海丰人。著有《白沙遗书》。心贺诗卷:陈白沙的书法作品。
②柯廷言:即柯廷珍,字廷言,明末清初诗人。尹阳江时:指在阳江任知府期间。
③祠宋太傅张世杰墓于赤坎:在赤坎为纪念南宋名将张世杰而建的祠堂。
④秋枚:即袁枚,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壬戌:指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⑤携置北来:携带着诗卷到京城。北来:进京(北京)。
⑥归之陈子援庵:把诗送回给陈援庵。陈援庵:名未详,可能是收藏者。
⑦为志一诗:写首诗以作记念。后:后面。
⑧攘胡事则已:抵御侵略的战争已经结束。
⑨曾城:指曾城山,今属广东省惠来县。夕烽:夕阳下烽火连天,这里比喻战争。邈海汜:辽阔无边的大海。
⑩去兹:去掉这,指二十年前(20年之前)。
⑪揽古:收罗古代的事。与吾子:和我这个朋友。
⑫张皇:张大、夸耀。首学:首先学习,提倡学术。
⑬烂烂:形容崖山一带云雾缭绕的景象。落落:形容慈元寺碑文刻得工整秀丽。
⑭世往:世事变迁,时代不同了。足嗟伤:值得哀叹伤心。文垂:文献流传下来。纲纪: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则。
⑮乱微日:混乱的早晨。补拾:补救遗漏,收拾失散的东西。理:条理,秩序。
⑯岂惟心贺诗:不仅是我赞美这首诗。所慕:所追求的。紫水:紫色的流水,这里比喻美丽的女子。
⑰金门桃始华:指春天到来时,金门城的桃花刚刚开放。春林燕方垒:指春天来临,燕子开始筑巢。
⑱少逢忽雨晦:偶尔遇到忽然下雨的天气而天色昏暗。将离复鸣雉:将要分别又听见野鸡的叫声。
⑲会与:将遇与,将要遇见。时兼左:时机遇上朝廷左丞相。昔视今天相诡:从前看现在宰相的样子很奇怪。相诡,相貌不相似。
⑳负贩尔巳劳:负贩的人已经很疲惫了。尔巳,你已;尔,代词,你们;巳,止也,尽也,表示时间副词。
㉑得舍情何自:得到休息,心里感到怎么样呢?自,自然,本来的意思。
㉒殷勤语陈侯:亲切地对陈援庵说。先民重乡里:先代的人民重视家乡的情谊。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作者借咏白沙先生书“心贺诗卷”之事,抒发感慨之情,并由此联想到自己对家乡的感情,最后表达出自己对家乡人民的怀念之情。全诗意境宏大,感情沉郁,风格豪放,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好诗。
此诗开头两句,点出白沙先生书“心贺诗卷”,是为陈援庵尹阳江时的张世杰庙作的题诗,以此表明自己的诗缘起于这一事件。接着三句写诗人从海上得到诗卷,把它带到京城献给陈援庵。四句承上启下,过渡到诗的主题。“攘胡事则已”以下八句是抒写自己对当时形势的看法。他认为抵御外族入侵的战争已经结束,但国家的内忧外患仍然很严重,人们应该痛感伤心。诗人认为,过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文人应该提倡学术,并且应该发扬忠诚、勇敢的精神。最后六句则是抒发诗人对于家乡的感情。他回忆过去在阳江任职的时候曾经到过慈元寺,看到那里的碑文写得十分工整秀丽。他回忆起自己在阳江时的生活,那时他经常和一些友人一起游历山川,欣赏自然风光,吟咏诗歌文章,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最后四句则表达了他对家乡人民的思念之情。他认为先代的人民重视家乡的情谊,他们之间互相关心、爱护,这种情感是值得称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