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梦和天俱远,枕函寒易醒。
耿此际、落月窥樽,念残雪、定照江亭。
当年长为北客,觚棱外、一角山映青。
撚鬓丝、不飏春风,金仙恨、辞汉清泪盈。
故国漫思雁程。
哀筝几柱,临秋记弄琼琼。
别韵凄清。
倚帘立、殢愁听。
星眸玉颜都老,更何事、可牵情。
阳关渭城。
釭花那忍剔,看粉零。

这首诗是和清真的作品《绮寮怨·和清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旧梦和天俱远,枕函寒易醒。”
注释:这里的“旧梦”指的是过去的时光,而“和天俱远”意味着这些回忆已经远离了现实。同时,“枕函寒”暗示着寒冷的夜晚,而“易醒”表示在这样的夜晚里容易醒来。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夜深人静时内心的寂寞和清醒。

第二句:“耿此际、落月窥樽,念残雪、定照江亭。”
注释: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特定时刻(可能是夜晚)的情景。他看到月亮从窗外窥视着他(”窥樽”),同时也想起了曾经下过的雪(”残雪”),这些雪一定照耀过江边的亭子。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通过自然元素与历史记忆的结合,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第三句:“当年长为北客,觚棱外、一角山映青。”
注释:这里的“北客”指的是北方来的客人或旅居者。而“觚棱外”、“一角山映青”则形容了北方边塞之外的景色,山峦清晰可见。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曾经游历北方的生活经历,以及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第四句:“撚鬓丝、不飏春风,金仙恨、辞汉清泪盈。”
注释:这里的“捻鬓丝”形容诗人轻轻梳理着头发的样子,而“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金仙恨”可能指的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或遗憾,”辞汉清泪盈”则表达了离别故乡时的悲伤情绪。
赏析:这几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感受。

第五句:“故国漫思雁程。”
注释:这里提到的“故国”指的是诗人心中的故乡,”雁程”则指候鸟迁徙的过程,常用来比喻人的行程。
赏析: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如同大雁一样跨越千山万水回到故乡。

第六句:“哀筝几柱,临秋记弄琼琼。”
注释:这里的“哀筝”指的是悲伤的琴声,”几柱”可能指的是琴的数量,”琼琼”则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音乐场景,其中蕴含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第七句:“别韵凄清。”
注释:”别韵”可能指的是别离时的韵律或氛围,”凄清”则形容这种气氛的悲伤和凄凉。
赏析:这一句诗表现了离别时的感伤情绪,强调了分离带来的痛苦和不舍。

第八句:“倚帘立、殢愁听。”
注释:这句诗描述了一个站在帘子后面,倚靠在栏杆上倾听的情景。”殢愁”可能表示因为忧愁而无法自拔。
赏析:这句诗营造了一种孤独感,表达了人在特定时刻因忧愁而感到的孤立与无助。

第九句:“星眸玉颜都老,更何事、可牵情。”
注释:这里的”星眸”可能形容眼睛明亮如星星,”玉颜”则形容皮肤光滑如玉,”都老”指的是容颜逐渐衰老。”更何事、可牵情”则表示没有什么可以牵动或影响自己的情绪了。
赏析: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衰老容颜的感慨以及面对生活变迁的无奈情绪。

第十句:“阳关渭城。釭花那忍剔,看粉零。”
注释:这里的“阳关”和”渭城”都是古代著名的送别场所,”釭花”可能是指灯花或者某种装饰品上的花纹,”不忍剔”表示不忍心去触碰它,因为它代表着美好但即将消逝的事物。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提及古代的送别之地,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缅怀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不舍。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描绘了诗人在不同时间和空间背景下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对现状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