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埭生寒,江塾迥晚,钟山气势都小。
不卷帘旌,还呵砚滴,檐角烟痕缥缈。
生白虚庭,便算是、冰蟾赊照。
一样凄清,三春宛转,鬓边人老。
倦旅花悰和睡少,只赢取、路遥情绕。
昨夜熏篝,明朝翠袖,总损闲怀抱。
想楼中欹枕处,相思梦、双涡印笑。
那得归来,共阑干、层琼映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水龙吟·荆楚西游,用清真韵赋赠》中的一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氐州第一 金陵初雪,和清真    
残埭生寒,江塾迥晚,钟山气势都小。    
不卷帘旌,还呵砚滴,檐角烟痕缥缈。    
生白虚庭,便算是、冰蟾赊照。    
一样凄清,三春宛转,鬓边人老。    
倦旅花悰和睡少,只赢取、路遥情绕。    
昨夜熏篝,明朝翠袖,总损闲怀抱。    
想楼中欹枕处,相思梦、双涡印笑。    
那得归来,共阑干、层琼映晓。    

诗句释义:

  1. 氐州第一 - 这是引用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洛阳女儿行》中的“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的句子,用来作为诗歌的开头,表示这是在谈论金陵的美景。
  2. 金陵初雪,和清真 - 金陵(今江苏南京)初雪,与词人好友周清真(即周必大,字清真)相约赏雪,这里表达了两人之间的友好情谊。
  3. 残埭生寒,江塾迥晚,钟山气势都小 - 描写了江南的冬天景色,残破的水坝生出寒意,江边的学堂因为天色已晚而显得遥远,远处的钟山也失去了往日的雄伟气势。
  4. 不卷帘旌,还呵砚滴,檐角烟痕缥缈 - 这里的“帘旌”是指窗帘,“呵砚滴”是指研墨的动作,“檐角烟痕缥缈”形容烟雾缭绕,形象地描绘出江南冬季清晨的景象。
  5. 生白虚庭,便算是、冰蟾赊照 - 这里用“冰蟾”指代月亮,暗示着夜晚的月光如冰般清澈,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6. 一样凄清,三春宛转,鬓边人老 - 表达了词人对友人年老体衰的担忧和同情。
  7. 倦旅花悰和睡少,只赢取、路遥情绕 - “倦旅”意味着词人在外漂泊的疲惫,“花悰”是春天的花事,“睡少”则反映了词人因思念而无法安眠。
  8. 昨夜熏篝,明朝翠袖,总损闲怀抱 - “熏篝”可能是指熏香的篝火,“翠袖”指的是女子的袖子,这里可能是指梦中的情景。
  9. 想楼中欹枕处,相思梦、双涡印笑 - 这里可能是回忆起与友人在一起时的情景,两人在楼中互相依偎,梦境中彼此的笑容交织在一起。
  10. 那得归来,共阑干、层琼映晓 - “那得归来”表达了词人对友人未能回归的遗憾之情,“阑干”指的是栏杆,“层琼”可能是指晶莹剔透的美玉,这里可能是指美丽的月光。

译文:

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初雪时节,我和朋友约定赏雪,一起欣赏这美好的冬日风景。虽然天气寒冷,但是江边的学堂依然清晰可见,远处的钟山也显得更加壮丽。清晨的景色让人感到一种凄清的美,就像三春的花朵一样婉转,而我的朋友们却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变老。由于旅途的疲惫和睡眠的不足,我只能在远方为朋友牵挂。昨晚我们围坐在熏香的篝火旁,早晨醒来的时候,她(指友人)穿着绿色的袖子,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悲伤。我在梦中想念她(朋友),仿佛看到了她的笑靥。然而,现在却无法和她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金陵的初雪景象和与友人的回忆,展现了词人的深情和对友情的珍视。词人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词既具有画面感又充满了情感色彩。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词人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不舍,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