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觑取双峰睡,横遮越天昏晚。
暗水迷篷,酣云抱屋,冻靥苔梅千剪。
峨鬟悄掩。
正凝怨琼梳,曳光冰簟。
笠屐老坡,应摹清景入行卷。
白门吟望最苦,凤靴初扫处,银海相限。
夜棹山阴,诗囊灞岸,不共珠尘流转。
飞鸾路远。
待良夕烹茶,定瓯亲荐。
后约东阑,漫愁岚黛敛。
注释:
- 玉龙:形容西湖的雪景。
- 觑:看。
- 横遮:遮挡。
- 暗水:指湖面结了厚厚的冰。
- 酣云:指天空被厚厚的云层遮蔽。
- 冻靥:指因寒冷而红润的脸颊。
- 峨鬟: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型,即高耸的发髻。
- 笠屐:雨帽和草鞋。
- 清景:美丽的风景。
- 白门吟望:在南京白门楼(今南京城北)欣赏雪景。
- 凤靴:绣有凤凰图案的鞋子。
- 银海相限:银色的海水将我隔离。
- 山阴:山阴县,位于江苏常熟。
- 灞岸:灞桥,位于陕西长安,是长安通往洛阳的古渡口,也是诗人送别友人的地方。
- 飞鸾路远:飞鸾阁的路太远了。
- 后约东阑:约定在东园月下相见。
- 漫愁岚黛敛:不要为我担忧,山中的云雾也会散去。
赏析:
这是一首咏雪诗,通过描绘西湖的雪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玉龙觑取双峰睡”,形象地描绘出西湖之雪如玉龙一般壮丽的景象。接着,“暗水迷篷,酣云抱屋,冻靥苔梅千剪”,“暗水”指的是湖面上的冰,“酣云”指的是厚重的云层,“冻靥苔梅千剪”则形象地描绘出了雪花飘落的场景。这四句诗通过对西湖雪景的描绘,为下文的抒情做好了铺垫。
“娥鬟悄掩。正凝怨琼梳,曳光冰簟”,描绘了女子静静地坐在冰床上,用梳子梳理着长发,发出的光芒照亮了冰床的情景。这里的“娥鬟”指的是美女的发髻,“凝怨琼梳”则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忧郁和哀怨。
最后两句“笠屐老坡,应摹清景入行卷”,则以自己的行动来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笠屐”是一种常见的旅行装备,这里用来象征自己行走在雪地中的身影。而“摹清景入行卷”,则是将自己对美景的感悟和情感融入到诗作中,以此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之雪、女子静坐冰床以及自己的行走身影等场景,展现了一幅美丽的雪景画卷。同时,通过对西湖之雪、女子静坐冰床以及自己的行走身影等场景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