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荆南征税始,一岁官粮,减半琴堂比。
山澨良民宜解意,输公便可欢呼醉。
宪檄频摧如雨坠,饷务营怀,亏煞慈仁吏。
典尽簪钗心甚瘁,村头尚急酬神戏。
四月荆南征税始,一岁官粮,减半琴堂比。
山澨良民宜解意,输公便可欢呼醉。
宪檄频摧如雨坠,饷务营怀,亏煞慈仁吏。
典尽簪钗心甚瘁,村头尚急酬神戏。
注释:
- 四月:指农历的四月。
- 荆南:指荆门南部地区。
- 征税始:征税工作开始。
- 一岁官粮:一年的官府粮食。
- 减半琴堂比:官府粮食减少了一半。
- 山澨(shì):地名,古代指山边的小水塘。
- 解意:满意、高兴的意思。
- 输公便可欢呼醉:向官府交纳完税就可以高兴地庆祝了。
- 宪檄(chì):法令和告示。
- 摧如雨坠:如同雨点般纷纷坠落。
- 饷务:供应军用物资的事务。
- 慈仁吏:仁慈善良的官吏。
- 典尽簪(zān)钗(chā):典当完所有的簪钗。
- 心甚瘁(suì):心情非常疲惫。
- 村头:村庄的入口处或广场上。
- 酬神戏:酬谢神灵的戏剧表演。
译文:
四月里荆南地区开始征收税赋,一年的官府粮食减少了一半。山边的百姓都很高兴,因为他们可以向官府交税了。法令和告示像雨点一样纷纷坠落,供应军用物资的事务让官员们感到压力很大,甚至有些官员因为连年战乱和饥荒而身心疲惫。他们把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只留下了一些簪钗。在村庄的入口处或广场上,村民们正急忙准备着酬谢神灵的戏剧表演,以表达对官府的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古代农村场景,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展示了农民在官府征税期间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四月”和“一年官粮”的对比,突出了税收给农民带来的直接影响,同时也反映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紧张关系。诗中的“输公便可欢呼醉”展现了农民因纳税而感到的喜悦,而“宪檄频摧如雨坠”则反映了官僚系统的压力和困境。诗人通过对农民生活的具体描绘,深刻地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