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称夜郎大,能步禹迹阔。
试披地球图,万国仅虮虱。
岂非谈天衍,妄论工剽窃。
一唱十随和,此默彼又聒。
醉喝杯箸翻,笑震屋瓦裂。
平生意气颇,滔滔论不歇。
到此穷诘屈,口钳舌反结。
自作沧溟游,积日多于发。
所见了无奇,无异在眉睫。
《山经》伯翳知,《坤图》怀仁说。
足迹未遍历,安敢遽排讦。
大鹏恣扶摇,暂作六月息。
尚拟汗漫游,一将耳目豁。
再阅十年归,一一详论列。
这首诗是作者在光绪十一年至十五年间所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谬称夜郎大,能步禹迹阔。
译文:自称天下无敌,可以征服四方。
注释:这里的“夜郎”指的是夜郎国,一个地处西南边疆的国家,而“禹迹”则是指大禹治水的故事,暗示着自己的雄心壮志。
试披地球图,万国仅虮虱。
译文:试着打开地球地图,却发现只有虮虱等小昆虫而已。
注释:“虮虱”是一种小虫,这里用来比喻那些微不足道的国家或势力。
岂非谈天衍,妄论工剽窃。
译文:难道不是在谈论天的时候夸大其词吗?胡乱地议论他人,窃取别人的成果。
注释:“谈天”在这里指的是谈论天文、地理等学问,而“妄论”则是随意评论的意思,“工剽窃”则是指善于抄袭别人的观点和成果。
一唱十随和,此默彼又聒。
译文:一旦有人开始唱歌,其他人就会纷纷附和;而我沉默时,又有人喋喋不休地聒噪。
注释:“唱”在这里指的是开始唱歌,而“聒”则是吵闹的意思,形容别人总是跟着别人的后面起哄。
醉喝杯箸翻,笑震屋瓦裂。
译文:喝醉酒后,手里的酒杯和筷子都翻倒了,笑声震得房顶上的瓦片都开裂了。
注释:这句话描绘了喝酒时的豪放不羁,以及醉酒后的失态。
平生意气颇,滔滔论不歇。
译文:平白无故就生气,不停地大发雷霆。
注释:“意气”在这里指的是情绪和气概,“滔滔”则是指说话不停。
到此穷诘屈,口钳舌反结。
译文:到了这种地步,只能张嘴却不能说话了。
注释:“诘屈”是指被逼到绝境,无法反驳。
自作沧溟游,积日多于发。
译文:自己像在大海里遨游,时间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
注释:“沧溟”是指大海,“发”在这里指的是头发的生长速度。
所见了无奇,无异在眉睫。
译文:所看到的东西都是平常的,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就像在眼前一样。
注释:“无奇”是指没有奇特之处,“眉睫”则是距离很近的意思。
《山经》伯翳知,《坤图》怀仁说。
译文:《山经》上记载的伯翳知道很多事情,《坤图》里讲述的都是怀仁的道理。
注释:“山经”是指古代的一种地理书,而“伯翳”则是商朝的一位大臣,“坤图”则是指八卦之一的坤卦,代表大地。
足迹未遍历,安敢遽排讦。
译文:我还没有踏遍天下,怎么敢轻易地指责别人呢?
注释:“足迹未遍历”是指自己还没有走遍天下,“排讦”则是指责别人的意思。
大鹏恣扶摇,暂作六月息。
译文:大鹏鸟在空中自由翱翔,暂时停息在夏天的气息中。
注释:“大鹏”是一种巨大的鸟类,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扶摇”则是形容气势磅礴的样子,“六月息”是指夏天的气息。
尚拟汗漫游,一将耳目豁。
译文:还想去游历四方,开阔自己的眼界和思维。
注释:“汗漫游”是指广泛游历,“一将耳目豁”则是希望开拓自己的视野和思维。
再阅十年归,一一详论列。
译文:再过十年回到故乡,我将详细地论述这些观点。
注释:这句话表明作者对未来十年的计划和期待,希望能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