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
送人夜夜照船尾,今夕倍放清光妍。
一舟而外无寸地,上者青天下黑水。
登程见月四回明,归舟已历三千里。
大千世界共此月,世人不共中秋节。
泰西纪历二千年,祇作寻常数圆缺。
舟师捧盘登舵楼,船与天汉同西流。
虬髯高歌碧眼醉,异方乐祇增人愁。
此外同舟下床客,梦中暂免供人役。
沈沈千蚁趋黑甜,交臂横肱睡狼藉。
鱼龙悄悄夜三更,波平如镜风无声。
一轮悬空一轮转,徘徊独作巡檐行。
我随船去月随身,月不离我情倍亲。
汪洋东海不知几万里,今夕之夕惟我与尔对影成三人。
举头西指云深处,下有人家亿万户。
几家儿女怨别离,几处楼台作歌舞?
悲欢离合虽不同,四亿万众同秋中。
岂知赤县神州地,美洲以西日本东,独有一客欹孤篷。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中秋之夜的诗歌。诗人在太平洋舟中望月,感受到了月光之美,也感受到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和世事的变迁。

诗的开头“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海洋景象,月光如水,照亮了整个海面。接着“送人夜夜照船尾,今夕倍放清光妍。”则表达了诗人对送人的思念之情,月光如洗,照亮了船尾。

“一舟而外无寸地,上者青天下黑水。”则描绘了舟中的景色,虽然只有一片水域,但上下都是绿色的草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登程见月四回明,归舟已历三千里。”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之情,每一次见到月亮都像是经过了漫长的旅程。

“大千世界共此月,世人不共中秋节。”则表达了诗人的感叹之情,世界上的人们都在同一个月圆的时刻,但他们却无法共享这个美好时刻。

“泰西纪历二千年,祇作寻常数圆缺。”则表达了诗人的讽刺之情,西方国家的历法已经经历了两千年,但人们仍然认为月亮的圆缺是平常的事。

“舟师捧盘登舵楼,船与天汉同西流。”则描绘了舟中的景色,船只与天空相接,仿佛是在向西流去。

“虬髯高歌碧眼醉,异方乐祇增人愁。”则描绘了异乡的风情,歌声悠扬,让人陶醉,但却让人更加忧愁。

接下来的诗句则是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鱼龙悄悄夜三更,波平如镜风无声。”描绘了夜晚的平静,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波纹平静如镜,风声也消失了。

最后的两句则是诗人的情感抒发,“一轮悬空一轮转,徘徊独作巡檐行。”则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之情,月亮在空中旋转,就像是在巡视着屋檐上的行人。

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海洋景象、船上的情景以及夜晚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之情和对人间的感慨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述,也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