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荡十决无当前,一日横驰三百里。
吁嗟乎,马江一败军心慑,龙州拓地贼氛压。
闪闪龙旗天上翻,道咸以来无此捷。
得如将军十数人,制梃能挞虎狼秦。
能兴灭国柔强邻,呜呼安得如将军!
【注释】
①十荡十决:十战十捷。《汉书·陈汤传》:“汤击郅支,大破之;又与弟安世别将兵击车师后王乌卑等,皆并功焉。”无当前:没有可争的。
②一日横驰三百里:《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行军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
③吁嗟乎:感叹词。
④龙旗天上翻:指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时,曾以“神威天将军”旗帜为标志。
⑤道咸:清代乾隆、嘉庆两朝,简称“道咸”。
⑥制梃能挞(tā)虎狼秦:指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号涤生,湖南人,湘军首领,在太平天国起义期间曾建立湘军,镇压太平军,有“曾家军”之称。
⑦灭国:灭掉一个国家。柔强邻:使邻国变得软弱。
⑧呜呼:叹词。
【译文】
十战十捷没有敌手,一天之内可以横驰三百里。
可惜啊,马江一败,军队心惊,龙州开辟新地但受到敌军的压迫。
闪闪龙旗在空中飘动,自从道咸以来没有过这样的胜仗。
得到如此多的良将,才能战胜虎狼般的敌人。
能够振兴一个被灭亡的国家,让邻国变得软弱无力。
唉!怎样才能得到像你这样的将军呢?
【赏析】
此诗是光绪八年至十一年作者任广东按察使署理提督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冯子材收复失地、保卫国家的赞颂之情。
首联“十荡十决无当前,一日横驰三百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冯子材率领的清军横扫千军万马、所向披靡的勇猛气概以及其指挥作战的英明果断。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清军在战争中取得的重大胜利。
颔联“吁嗟乎,马江一败军心慑,龙州拓地贼氛压”,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冯子材在马江之战和广西龙州县战役中取得的胜利的感慨。马江之战是鸦片战争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清军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而龙州县则是清朝边疆的一个重要地区,清军在这里取得了重要的战略成果,有效地遏制了太平军势力的扩张。这两句诗句既反映了清军的英勇善战,也体现了冯子材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颈联“闪闪龙旗天上翻,道咸以来无此捷”,诗人通过描绘龙旗在天空中飘扬的画面,赞美了清政府的威风凛凛和不可动摇的地位。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冯子材收复失地、保卫国家的赞颂之情。这两句诗句不仅展现了清军的威武雄壮,也体现了冯子材在战争中的卓越表现。
尾联“得如将军十数人,制梃能挞虎狼秦”,诗人通过赞美冯子材的英勇善战和领导能力,表达了对于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冯子材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两句诗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冯子材的赞美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冯子材的领导能力和军事才华的高度认可。
这首诗通过对冯子材领导的清军在战争中取得的胜利以及他在战争中表现出的英雄本色的赞美,充分展示了冯子材的英勇善战和领导才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冯子材的敬仰之情和对战争胜利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