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雪天风夜泉研,昔在琅琊座中见。
酒酣诗成飞雪片,山鬼湘娥来变眩。
今晨北平学士堂,八分三字悬中央。
方知此研所洗处,亦有巨笔含风霜。
字较研铭数浮二,分尺殊丽体同制。
磊磊搭天拄地形,涓涓桂棹荷衣泪。
相传读书处,乃在诃子林。
沈沈禅窟森画阴,一池黝碧映深刻,至今雨菭风藓不敢相欺侵。
轻匀麝煤拓蝉翼,载以星轺返京国。
忽然一夜天风吹,此研此书成合璧。
呜呼,畸人身后仍有神,遗迹解付千秋人。
泠冷哀玉扣之若我应,欲问二琴无复存。
我诗再鼓笔不振,点画空以指爪扪。
惝分一滴池中润,墨花怒卷垂天云。
丙申冬于王述庵通政斋见邝湛若八分铭天风吹夜泉研为作歌今翁覃溪先生复出邝书洗研池三字拓本与研铭合装属题池在广州光孝寺邝读书处也先生视学广东曾访之
注释:丙申年冬天在王述庵的通政斋见到了邝湛若的《八分铭》,夜晚,风雪交加,泉水潺潺,于是用砚台研墨。今天翁覃溪先生拿出了邝的书来,我洗干净了砚台,把研墨的墨汁和研好的墨块一起装裱起来。
海雪天风夜泉研,昔在琅琊座中见。
酒酣诗成飞雪片,山鬼湘娥来变眩。
注释:在海边、雪山、风中、夜里、泉水边研墨,以前我在琅琊台上就见过这样的景色。酒喝到很畅快的时候,我就写起了诗歌,飞起的雪花就像被风卷起的一片片叶子,山里的鬼魂、湘江的水神都被我写到了诗里,他们变得眼花缭乱。
今晨北平学士堂,八分三字悬中央。
方知此研所洗处,亦有巨笔含风霜。
注释:今天我去北京的学士堂,看到墙上挂着一幅画,上面写着“八分三字”,中间挂着一幅画,画上写着“巨笔”。我知道这幅画就是我写的,因为我知道我写的东西有风有霜。
字较研铭数浮二,分尺殊丽体同制。
磊磊搭天拄地形,涓涓桂棹荷衣泪。
相传读书处,乃在诃子林。
沈沈禅窟森画阴,一池黝碧映深刻,至今雨菭风藓不敢相欺侵。
轻匀麝煤拓蝉翼,载以星轺返京国。
忽然一夜天风吹,此研此书成合璧。
注释:“字”是说这幅字画,“研”是说砚台。这个字画比砚台要大一些,所以“数浮二”。“分尺”是砚台的一种尺寸标准,这个砚台的尺寸和这个字画是一样的。“磊磊”是指这块砚台的形状像一座山峰一样,“搭天”是指它的高度,“拄地形”是指它的底部形状像一块山石。“涓涓”是指砚台下面的水流出的声音,“桂棹”是指船桨划过水面的声音,“荷衣”是指荷叶飘动的声音。传说这里就是他读书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做“诃子林”,“沈沈”是指这个地方很深,“禅窟”是指这个地方幽静,“画阴”是指这个地方很阴暗。这个地方的一池水清澈透底,里面的石子和沙子都看得见。这个地方的雨水和藓类植物都不敢欺负这个地方。
泠泠哀玉扣之若我应,欲问二琴无复存。
我诗再鼓笔不振,点画空以指爪扪。
惝分一滴池中润,墨花怒卷垂天云。
注释:“泠泠”是指砚水发出的声音,“哀玉扣之”是指用手轻轻敲一下砚台。“若我应”是指如果砚台回应我的敲击声的话,那么我就问它为什么要这样回答我的问题。“点画空以指爪扪”是指我用手指摸了一下笔画,但是一点也没有摸到。“惝分一滴池中润”是指砚水里面有一滴墨水,这滴墨水就像一朵花一样,它在水面上翻滚。“墨花怒卷垂天云”是指墨花好像一朵云一样,它在天上翻滚。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邝湛若的赞美之情,也是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谦之语。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研墨的过程和自己的书法作品,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诗人也对自己的作品提出了质疑,认为自己的作品并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这也反映出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我批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