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人弱冠登华省,鸡树翮翩鹄栖影。
紫薇直退书自抄,红药吟成烛犹秉。
长安甲第如云高,但觉舍人官独冷。
将金作劲玉作寒,似凤声清鹤声警。
前身合是罗浮花,吹送寒香过庾岭。
我昔献赋来田间,骨节疏顽性孤鲠。
片言脱口众已惊,一诗投门君独肯。
开樽下榻百不嫌,劝学分餐一何幸。
闲披墨妙登宝台,快接谈源助修鲠。
雅量如君有几人,对君自失波千顷。
十日关晤如经秋,四载弥留共清景。
朝来黄气忽上眉,告我君恩许陈请。
三百名中未见收,八千里外将归省。
我在长安屡送人,祇有送君殊耿耿。
交情岂复争聚散,天意有如憎合并。
君去江南只半程,却过吴蒙旧乡井。
忆别君应念故人,移家我已同浮梗。
里中亦有数子才,心雄语随气力猛。
扁舟倘作半日停,乞为寄声劳引领。

送温舍人汝适归广州

舍人弱冠登华省,鸡树翮翩鹄栖影。

紫薇直退书自抄,红药吟成烛犹秉。

长安甲第如云高,但觉舍人官独冷。

将金作劲玉作寒,似凤声清鹤声警。

前身合是罗浮花,吹送寒香过庾岭。

我昔献赋来田间,骨节疏顽性孤鲠。

片言脱口众已惊,一诗投门君独肯。

开樽下榻百不嫌,劝学分餐一何幸。

闲披墨妙登宝台,快接谈源助修鲠。

雅量如君有几人,对君自失波千顷。

十日关晤如经秋,四载弥留共清景。

朝来黄气忽上眉,告我君恩许陈请。

三百名中未见收,八千里外将归省。

我在长安屡送人,祇有送君殊耿耿。

交情岂复争聚散,天意有如憎合并。

君去江南只半程,却过吴蒙旧乡井。

忆别君应念故人,移家我已同浮梗。

里中亦有数子才,心雄语随气力猛。

扁舟倘作半日停,乞为寄声劳引领。

【注释】

(1)舍人:指温庭筠。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大尉之孙,曾任方城令、国子助教等职,因恃才凌物,屡受贬谪。唐宣宗大中五年(851),以左拾遗的身份任方城县令,颇有政绩。后因事得罪宰相,被遣往荆州,途中又遭逢丧母之痛,遂抑郁不乐。乾符三年(860),在扬州病卒,年五十七。温庭筠的诗歌辞藻富丽,内容多写闺情绮思,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今存诗近五百首,代表作如《菩萨蛮》、《望江南》等。

(2)弱冠:指二十岁初行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以示成人。

(3)鸡树:《晋书·王敦传》:“桓温参军孟昶善属文,温常曰:‘见世乱欲屏居清凉地者,孟嘉可也;谓吾可与共济时难者,惟孟景阳耳。’”后以“鸡树”比喻贤能之人。翮:鸟羽干枯后的羽毛。这里指温庭筠的才气。

(4)紫薇:即紫薇树,一名木威。古时宫庭中栽植的一种树,其花呈紫色,形似鸡爪。因唐玄宗曾赐给韦嗣立紫微木,所以又称紫微花。后来用“紫薇”代指宫廷或朝廷之事,或借指皇帝。

(5)鸡树翮翩鹄(huī)栖影:“翮”和“栖影”均指鸟的羽毛。“翮翩”比喻才能出众的人,像鸟儿的羽毛那样翩翩飘逸。“鹄”指天鹅,一种美丽的鸟类,常比喻洁白无瑕的人。“栖影”比喻人的地位低下,像天鹅栖息在水边一样。这里指温庭筠才气高远,如鸿鹄高翔。

(6)紫薇直退书自抄:指温庭筠因才华出众而受到唐宣宗的赏识。“直退”即直言进谏的意思。“书自抄”即书写文章时亲自抄录一遍。这里指温庭筠经常向皇帝进献自己的诗文作品。

(7)红药:指红色的芍药花。芍药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常用来比喻女子。“吟成”指吟咏成章的诗篇。“烛犹秉”指点燃蜡烛继续吟诵诗篇。这里指温庭筠经常在夜晚吟诵自己创作的诗句。

(8)甲第:原指贵族富豪的住宅,后泛指官府的宅院。这里指温庭筠曾经担任官职的地方。“云高”形容府院建筑宏伟壮观,如同云雾缭绕一般。

(9)但觉舍人官独冷:指温庭筠虽然曾经担任过官职,但因为才能出众而不受重用。“但觉”表示感觉如此,强调程度之深。“独冷”指职位卑微,不受重视。这里表达温庭筠对于仕途的失望和无奈之情。

(10)将金作劲玉作寒:比喻温庭筠的才华如同金玉一般珍贵,无人能够与之相比肩。“将金”指使用金器作为比喻的对象。“作劲”表示非常有力,如同玉石一样坚硬。“玉作寒”指玉石本身寒冷,这里比喻温庭筠的人品高洁坚贞。

(11)似凤声清鹤声警:比喻温庭筠的声音如同凤凰般婉转动听,又如同鹤鸣般清脆响亮,令人警醒。“似凤”表示如同凤凰一样美丽动听。“声清”指声音清澈悦耳。“鹤声警”指鹤鸣声嘹亮而警醒人心。这里指温庭筠的声音优美动听,具有感染力。

(12)前身合是罗浮花:指温庭筠的前生可能是罗浮山下的一朵鲜花,因为罗浮山是道教的名山之一,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而文人墨客常在这里寻找灵感。“合是”表示应该是如此,强调可能性。“罗浮花”指罗浮山上的花朵,这里比喻温庭筠的才华非凡。

(13)吹送寒香过庾岭:指温庭筠的诗词作品如同一阵清新的寒风,穿越庾岭而来,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吹送”表示如同风吹过一样自然而生动。“寒香”指香气清淡而不浓烈,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过庾岭”指经过庾岭这个地方。庾岭位于江西吉安境内,是一条重要的南北通道,历来文人墨客都喜欢在这里游览赏景。这里指温庭筠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人们喜爱。

(14)我在长安屡送人:指温庭筠曾经多次离开长安回到家乡,每次都带着一份不舍的心情。“长安”指唐朝首都长安城,当时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屡送人”表示反复地送人离开京城,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5)祇(zhī):仅、只是。

(16)交情岂复争聚散:指温庭筠与朋友之间的友情已经超越了利益关系,不会因为聚散而受到影响。“交情”指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争聚散”指争论着是否要相聚或分离。这里表达温庭筠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改变。

(17)天意有如憎合并:指上天的意志就像憎恶聚合一样,不允许朋友之间为了名利而聚集在一起。“有如”表示好像、似乎一样。“憎合并”指厌恶聚合在一起的行为。这里表达温庭筠认为天地之大,万物皆有其规律和秩序,不应该人为地追求名利,否则就是违背了自然法则。

(18)君去江南只半程:指温庭筠即将离开江南返回北方。“君”指友人。“去江南”指离开江南地区回到北方。“只半程”表示距离还不算太远,只是一半的路程而已。这里表达温庭筠对友人离别依依不舍之情。

(19)却过吴蒙旧乡井:指温庭筠将要经过吴蒙这个地方回到故乡。“却过”表示经过、通过的意思。“吴蒙”指吴地蒙县,位于今天的江苏苏州附近。“旧乡井”指故乡附近的村庄或者地方。这里指温庭筠将要回到故乡的怀抱,感受到亲切熟悉的氛围。

(20)忆别君应念故人:指温庭筠怀念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忆别君”指回忆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应念故人”指应该想念老朋友。这里表达温庭筠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21)移家我已同浮梗:指温庭筠已经从繁华的城市回到故乡,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移家”指搬家或者迁徙到其他地方。“同浮梗”指与漂浮不定的树叶相似,形容生活不稳定的样子。这里表达温庭筠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之情。

(22)里中亦有数子才:指温庭筠在故乡的周围地区也有几位才学出众的朋友,他们才华横溢。“里中”指故乡周围地区。“亦有数子才”表示也有几位有才华的人存在。“数子才”指有才华的人的数量。这里表达温庭筠对自己故乡的才学之士的赞美之情。

(23)心雄语随气力猛:指温庭筠心中充满雄心壮志,说话做事都表现出强大的力量。“心雄”指内心强大、意志坚强的样子。“语随气力猛”指说话时气势磅礴、声音洪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