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灵严异松号千尺,西来圣僧曾手摩。
苍官本自足仙骨,更爱佛地栖枝柯。
今之四松毋乃似,阅尽四朝同刹那。
以灵慧种植净土,法云甘露滋其和。
怒张牙爪敩狮象,俯受戒律侪祗陀。
千扨不坏如立铁,一丝莫挂无缘萝。
戒坛高已出云半,兹松直欲捎星河。
祇疑四海龙,排空行雨如投梭。
忽然天风度,花雨飘何多。
吹香满院饭僧遍,沈沈古殿鸣春鼍。
山深夜永足精魅,翻经倒幢谁敢诃。
定知我佛幻此等游戏,怖走百怪除幺么。
不须菩萨作变相,髑髅绕身同缀螺。
不须金刚怒努目,手挥长剑鏖群魔。
但教此松屹立一万古,那怕窃钵来旬波。
戒神千百对此尽詟息,诸天星卫空骈罗。
交枝静巢说法鸟,偃盖下荫听经鹅。
香厨宝藏镇相守,历久龙性全消磨。
亦凭佛力得降住,不然久已腾掷变化归无何。
这首诗描述了灵严寺的四棵松树,通过对比和想象,描绘了这些松树在岁月中经历风雨、阳光、四季更替等自然变化。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些松树的感情,以及对佛教教义的理解。
诗句:我闻灵严异松号千尺,西来圣僧曾手摩。
苍官本自足仙骨,更爱佛地栖枝柯。
今之四松毋乃似,阅尽四朝同刹那。
以灵慧种植净土,法云甘露滋其和。
怒张牙爪敩狮象,俯受戒律侪祗陀。
千扨不坏如立铁,一丝莫挂无缘萝。
戒坛高已出云半,兹松直欲捎星河。
祇疑四海龙,排空行雨如投梭。
忽然天风度,花雨飘何多。
吹香满院饭僧遍,沈沈古殿鸣春鼍。
山深夜永足精魅,翻经倒幢谁敢诃。
定知我佛幻此等游戏,怖走百怪除幺么。
不须菩萨作变相,髑髅绕身同缀螺。
不须金刚怒努目,手挥长剑鏖群魔。
但教此松屹立一万古,那怕窃钵来旬波。
戒神千百对此尽詟息,诸天星卫空骈罗。
交枝静巢说法鸟,偃盖下荫听经鹅。
香厨宝藏镇相守,历久龙性全消磨。
亦凭佛力得降住,不然久已腾掷变化归无何。
译文:我听说灵严寺的那四棵松树高大而神奇,它们曾被西来的圣僧亲手抚摸过。松树原本就足够成为仙人的骨骼,更因为它们栖息在佛地,所以更加珍贵。现在这四棵松树虽然看起来相似,但实际上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变迁。松树依靠着佛的智慧,为净土带来了法云的甘露,让它们生机勃勃。它们怒张牙爪的样子,就像狮子和大象一样威猛;它们俯首接受戒律,与祗陀相同。虽然它们坚固无比,但是仍然有一根细丝挂在上面,没有一点瑕疵。当戒坛高高耸起时,它已经高出云层一半,这松树直指星空。人们怀疑那些四处飞翔的龙会飞到天上,用它们像梭子一样的翅膀在空中飞翔。突然之间,风吹动着松树枝叶的声音响起,好像花雨纷飞一般。整个寺院都被香气所弥漫,和尚们在吃饭,声音低沉如同春天的雷声。深夜里,山中的幽静足以让鬼神驻足。翻经倒架的架子上,没有人敢大声说话,因为这是佛的领地。只要知道佛法能够使松树屹立万年不倒,那么就算有人想要偷走它的果实,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戒坛上千百次的风神都在敬畏,天空中的星辰也在守护。松树的枝条安静地栖息着鸟儿,它们的枝叶下可以遮阴让鹅儿休息。香炉里的宝物永远守护着这些松树,历经岁月的磨炼,龙性都已经被消磨殆尽。如果没有足够的佛力保护它们,那么它们早就被风吹散,不复存在了。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灵严寺四棵松树的描绘,展现了它们历经风雨、岁月变迁的生命力和坚韧精神。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化的描写手法,将松树比作仙人、狮子和恶魔,表现出它们独特的魅力和力量。同时,诗人还借由松树的形象,表达了对佛法和修行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于生死轮回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宗教色彩和哲理意味,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