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畏曛黑,山半谁家坟。
聊复倚枯木,怅眺延斜曛。
华表卧草闲,辟邪绣苔纹。
不知何公卿,料已无子孙。
俯视极千里,大野连秋旻。
秋阴匝地来,浩浩风沙昏。
残绿扫未尽,惨澹霾浮云。
寿阳瓦一垤,淮水围长闉。
美哉江河间,有此形势存。
孙曹始作俑,战守何纷纷。
天心倦离合,地力疲吐吞。
方今万里一,地险安足论。
颇闻守土责,宜备淮涡神。
浸城献三版,徙宅空千村。
频年苦蝗旱,此患匪所云。
但见途路旁,野哭多流民。
造物本无外,谁与排九阍。
长歌不能尽,恐扰泉间魂。
行行复延伫,天半松涛奔。

【注释】

  1. 邵家坟:地名。在今安徽怀宁县东南。
  2. 登山畏曛黑:指登高远望,怕天色昏暗。
  3. 华表:古代宫门前两端的柱子,顶端有斗拱。
  4. 辟邪:传说中的神兽名,形状像虎,能辟除妖气。
  5. 孙曹:指孙权、曹操等人。
  6. 天心倦离合:天上的星象也厌倦了人间的离别与聚合。
  7. 地力疲吐吞:地上的土地也疲惫不堪,不能承受战争与争斗的痛苦。
  8. 淮水:淮河,流经安徽、江苏等地。
  9. 寿阳瓦:一种建筑材料,用泥土烧成。
  10. 美哉江河间:多么美好啊!
  11. 孙曹:指孙权、曹操等。
  12. 始作俑:开始制造陶俑。
  13. 战守:作战和防守。
  14. 何纷纷:为何这样纷纷忙碌。
  15. 天心:天上的主宰之心,这里指天命或自然规律。
  16. 地力:地上的力量,这里指地理条件或自然环境。
  17. 安足论:哪里值得讨论。
  18. 浸城:淹没城池。
  19. 迁村:迁移村庄。
  20. 频年:连年。
  21. 造物:自然造化。
  22. 九阍(hūn):传说中的天门,九重门,泛指皇宫。
  23. 排:推挤,推开。
  24. 行行:走一走,歇一歇。
  25. 天半:天空的一半,即上半天。
    【赏析】
    《登邵家坟》,这首诗写诗人登上邵家坟后所见的景色及其感慨。邵家坟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但诗人登上此坟后却感到茫然失措,心情郁闷。诗从登坟起兴,由景入情,最后以感慨收束,全诗写得含蓄深沉。
    开头两句“登山畏曛夜,山半谁家坟”,写诗人登上山顶时天色已晚,只见一座荒冢横卧山腰,不觉产生一种凄凉的感觉。
    三、四句“聊复倚枯木,怅眺延斜曛”,写诗人因无路可走,只得倚着一根枯树发呆。
    五、六句“华表卧草闲,辟邪绣苔纹”描写墓前华表旁的草长得十分茂盛,上面还爬着一条辟邪兽,而墓碑上的苔藓也爬满了整个碑面。
    七、八句“不知何处公卿,料已无子孙”,抒发了诗人对这处古墓的主人的怀念之情以及由此而生出的悲凉之感。
    九、十句“俯视极千里,大野连秋旻”,写诗人站在高处往下看时,眼前一片辽阔的原野一直延伸到天际,原野上空笼罩着一层秋意浓浓的阴霾。
    十一、十二句“秋阴匝地来,浩浩风沙昏”,描写了原野上空弥漫着浓重的秋阴,大风卷起了沙尘,天地一片昏黄。
    十四句以下至二十五句,写诗人在山中徘徊,看到的景象是“残绿扫未尽,惨淡霾浮云”。他看到田野里残留的绿色还未被秋风吹尽,空中的雾霾又使天气变得灰暗。
    二十六、二十七句“寿阳瓦一垤,淮水围长闉”,写诗人看到寿阳一带的废墟中有一块破瓦片,淮河之水环绕着这片废墟。
    二十八、二十九句“美哉江河间,有此形势存”,赞美长江和黄河之间有如此地势险要的地方存在。
    三十、三十二句“孙曹始作俑,战守何纷纷”,感叹当年孙权、曹操等人开始建造陵墓时,战争和防守是多么频繁。
    三十三、三十四句“天心倦离合,地力疲吐吞”,感叹上天已经厌倦了人间的离合变化,大地也已经疲惫不堪。
    三十五、三十六句“方今万里一,地险安足论”,说如今四海之内只有一片土地,即使地势再险峻也不值得去议论。
    三十七、三十八句“颇闻守土责,宜备淮涡神”,提到听说朝廷要求守卫边疆的责任重大,应当防备淮河流域可能发生的危险。
    四十、四十五句“浸城献三版,徙宅空千村”,描写了由于战事的发生导致城池被淹、房屋被毁的情景。
    四十六、四十八句“频年苦蝗旱,此患匪所云”,感叹连年遭受蝗灾和旱灾的困扰,这些灾害并不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四十九、五十四句“但见途路旁,野哭多流民”,描述在道路上可以看到许多因战乱而流亡的百姓在路边痛哭流涕。
    五十五、五十八句“造物本无外,谁与排九阍”,感叹宇宙万物本来没有界限,谁能推开九重天门呢?
    五十九、六十四句“长歌不能尽,恐扰泉间魂”,表达了诗人心中无尽的感慨和悲伤,担心自己的歌声会打扰到泉水中的亡魂。
    最后六、七句“行行复延伫,天半松涛奔”,写诗人行走在山林之中,不断回望着远处的天空,听着松涛声在耳边回响,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