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声入耳心所向,与君同家楚江上。
比年渴走尘埃间,见此洪流亦神王。
湖宽一面青嶂开,立久万仞高寒来。
水风吹衣日落去,石气荡魄云飘回。
远天黯惨湖变色,雁飞不度鸣何哀。
沈沦九鼎自太古,苍茫那见蠙珠吐。
浪静似响鲛人机,风便欲递冯夷鼓。
此时倒影动楼阁,咫尺已畏风雷作。
前驱青兕淮神过,长波砯岩大鱼跃。
得观如此将毋归,回头半湖森雨脚。
大陆浮沉且未休,吾侪身世将安托。
歌声如哭何处歌,沿山半州纯浸波。
庚辰奚仲不在世,呜呼奈汝歌者何。
【注释】
- 偕稚存:指王稚存。稚存即王稚登,字稚存,号东山。
- 洪泽湖:位于今安徽境内。
- 涛声入耳心所向:波涛的声音进入耳朵,心中所想的正是它。
- 比年渴走尘埃间:近年来一直奔走于尘世之中。
- 见此洪流亦神王:看到这样壮观的洪流,也让人感到自己像神灵一般。
- 湖宽一面青嶂开:湖面宽阔,一面对着青山翠峰展开。
- 立久万仞高寒来:站立久了,感觉到了万仞高的寒冷。
- 水风吹衣日落去:水风吹着衣服,太阳西下。
- 石气荡魄云飘回:石头的气息让人心神荡漾,云雾飘散。
- 远天黯惨湖变色,雁飞不度鸣何哀:远方的天空阴沉暗淡,湖水也变色,雁鸟飞翔时发出的叫声显得多么凄凉哀婉。
- 沈沦九鼎自太古,苍茫那见蠙珠吐:沉沦在九鼎之中自古至今,又哪里能看到珍珠从大海中冒出呢?这里的“蠙珠”指的是蚌壳内的珍珠。
- 浪静似响鲛人机,风便欲递冯夷鼓:海浪静止时如同乐器在发声,风势又像是要传送冯夷的鼓声。
- 此时倒影动楼阁,咫尺已畏风雷作:这个时候水面上的倒影能动,让人觉得咫尺之间就有风雨来临。
- 前驱青兕淮神过,长波砯岩大鱼跃:前方有凶猛的青牛和淮神经过,大波浪撞击岩石后有大鱼跳出来。
- 得观如此将毋归,回头半湖森雨脚:如果能观赏到这种美景,就不要回去了,回头看时,湖面上已经积满了雨水。
- 大陆浮沉且未休,吾侪身世将安托:大陆上的事物起伏不定,还没有结束,我们这些身世的人将怎么办?
- 歌声如哭何处歌,沿山半州纯浸波:歌声就像哭泣一样,不知从哪里传来,沿着山峦流淌,完全被水波淹没。
- 庚辰奚仲不在世,呜呼奈汝歌者何:庚辰年奚仲去世了,哎!这可怎么办呢?唱歌的人又能怎么办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稚登游览洪泽湖时的即兴之作,全诗共八句,内容上由写景过渡到抒情,最后以感慨收束,结构完整,层次清晰。
首联“涛声入耳心所向,与君同家楚江上”,诗人首先描绘出眼前的景象:滔滔的洪泽湖波涛滚滚,声如雷鸣,仿佛直接打入了诗人的耳畔,激起他心中的涟漪。诗人以自己的心境为出发点,表达了对洪泽湖美景的赞叹之情。
颔联“比年渴走尘埃间,见此洪流亦神王”,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多年来奔波忙碌的生活,如今却能在洪泽湖边见到如此壮美的景色,不禁产生了一种如神一般的震撼。这里的“渴走”二字既写出了诗人的劳累之态,又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颈联“湖宽一面青嶂开,立久万仞高寒来”,“万仞”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了湖水的高深莫测。诗人站在湖边久久不愿离去,感受着湖水带来的清凉和高寒。这里的“寒”字不仅点出了天气的寒冷,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冷清。
尾联“此时倒影动楼阁,咫尺已畏风雷作”,诗人的视线随着湖水的变化而变化,湖面的倒影映照在楼阁之上,仿佛就在咫尺之间。然而,当湖面平静时,又似乎能听到风雷的响声。这里的“畏”字既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威力的敬畏之情,又表达了他对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
这首诗以洪泽湖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怒哀乐。诗人在领略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反思了自己身处乱世、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感叹人生无常、时光荏苒。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