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形如槎云浮浮,耆阇崛翔云上头。
西来意祖三弟子,一块净土虚根留。
梵僧碧眼亲识得,指点怪秘传千秋。
山灵非神亦非鬼,梦落深宫愁帝子。
梦中山在缥渺间,按图来求走中使。
一朝觅得随布金,山花笑指宫车临。
铅脂洗净功德水,富贵了寂钟鱼音。
此时老公失精魄,刹帝利来徒面壁。
空谈已著旬波魔,百身那忏台城厄。
金瓯已缺荒故宫,劫灰留镇无心峰。
珠珞散为尘土尽,楼台半逐云烟空。
从此槎浮失归路,天女常留散花处。
天边鹫鴐如可招,却跨山头决空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浮槎山寺》。

诗句释义:

  1. 浮槎山寺
  • 浮槎山寺:指浮槎山上的寺庙。
  1. 山形如槎云浮浮
  • 形容浮槎山的形状如同漂浮在云端的木筏,形象生动。
  1. 耆阇崛翔云上头
  • 耆阇崛是一座古老的山峰,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县境内。这座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
  1. 西来意祖三弟子
  • 指的是佛教中的三尊菩萨,即文殊、普贤和观音。他们分别代表智慧、慈悲和救度众生,是佛教中的重要人物。在这里,作者用这三尊菩萨来象征浮槎山的神圣和庄严。
  1. 一块净土虚根留
  • 净土是指佛教中的极乐世界,是所有众生都能达到的理想境界。这里的“虚根”可以理解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暗示着这片净土虽然美好却难以触及。
  1. 梵僧碧眼亲识得
  • 梵僧是指佛教僧侣,他们以虔诚的态度修行佛法。碧眼指的是僧人清澈明亮的眼睛,象征着他们的智慧和悟性。
  1. 指点怪秘传千秋
  • 指点怪秘:指传授一些奇特而神秘的教义。
  1. 山灵非神亦非鬼
  • 山灵:指山中的神灵或精灵。
  1. 梦落深宫愁帝子
  • 帝子:古代帝王的子孙或贵族子弟。
  1. 梦中山在缥渺间
  • 梦中:这里用来形容山景的美丽和神秘,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1. 按图来求走中使
  • 图:指地图,表示根据地图寻找目的地。
  1. 一朝觅得随布金
  • 一朝:不久之后,这里表示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目标。
  1. 山花笑指宫车临
  • 宫车:皇帝的马车,这里用来代指皇帝。
  1. 铅脂洗净功德水
  • 铅脂:一种美容用的化妆品,这里比喻清洁心灵。
  1. 富贵了寂钟鱼音
  • 富贵:形容富有和高贵。
  1. 此时老公失精魄
  • 老公:对丈夫的称呼,这里指失去了精神支柱。
  1. 刹帝利来徒面壁
  • 刹帝利:佛教术语,指转世轮回中的众生。
  1. 空谈已著旬波魔
  • 空谈:空洞的言词,指不切实际的言论。
  1. 百身那忏台城厄
  • 台城:古地名,此处指代某种困境或灾难。
  1. 金瓯已缺荒故宫
  • 金瓯:古代的一种酒器,形状像金盆,这里比喻国家的富饶和繁荣。
  1. 劫灰留镇无心峰
  • 劫灰:佛教用语,指过去生中积累的业力。
  1. 珠珞散为尘土尽
  • 珠珞:珠宝,这里指珍贵的宝物。
  1. 楼台半逐云烟空
  • 楼台:古代建筑,这里指代繁华的景象。
  1. 从此槎浮失归路
  • 槎浮:漂泊不定,形容无依无靠的状态。
  1. 天女常留散花处
  • 天女:神话传说中的仙女,这里借指美好的事物或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浮槎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充满宗教色彩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和自然景观的崇敬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佛教典故和象征手法,如浮槎山的形象描绘、三尊菩萨的象征意义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和深远的意味。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浮槎山的独特魅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宗教文化的庄重感,又不乏自然之美的清新感,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