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年同学寡生色,一一来作江干客。
昔时寄我当归人,今亦苦被饥寒迫。
拔剑宁与阳侯争,肯及牖鬼谈生平。
采山探海各有路,学亦何必东家成。
君家中表吾好友,两年官阁联杯酒。
拥鼻正赋怀君诗,一封书来各搔首。
识舟亭北池口东,其上九子饶云峰。
君来才境有真敌,沐浴山涧风江风。
游同一方居共里,作达天涯望吾子。
命驾犹悬两地心,饮马祇共一江水。
晨飙吹警客苦悲,投笺试问东归期。
归舟风雪岁云兹,有心相待卢之漪。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得蒋良卿书知客池阳却寄并订岁杪同归(得蒋良卿书知客池阳却寄并订岁杪同归)
这首诗的第一句表达了诗人收到蒋良卿的信,得知他将在客人居所池阳定居的消息,并约定在年底一同返乡。”得蒋良卿书”说明这是一封书信,”知客池阳却”表示诗人得知这一消息后的反应。这里的”却”可能是指诗人对蒋良卿决定在池阳定居的意外或惊喜。”订岁杪同归”则意味着他们计划在年底一同返回故乡。
比年同学寡生色,一一来作江干客(比年同学寡生色,一一来作江干客)
第二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的友情和离别的情感。”比年同学”指的是他们每年都在一起学习,”寡生色”形容他们的交往很少,生活枯燥。然而,他们还是像江边的旅客一样来到此地,成为了彼此生活中的过客。
昔时寄我当归人,今亦苦被饥寒迫(昔时寄我当归人,今亦苦被饥寒迫)
第三句回忆过去,诗人曾经收到来自家乡的朋友寄来的信,但现在这些朋友正忍受着饥饿和寒冷的困扰。这里的”寄我当归人”可能指的是一位远在他乡的游子,而”饥寒迫”则描述了他当前的生活状况。
拔剑宁与阳侯争,肯及牖鬼谈生平(拔剑宁与阳侯争,肯及牖鬼谈生平)
第四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的坚持和执着。他宁愿与阳侯(古代神话中的大鱼,象征着强大的力量或威胁)争斗,也不愿意放弃与好友的友谊。这里的”窗鬼”可能是指一个寓言故事中的形象,代表着忠诚的朋友。
采山探海各有路,学亦何必东家成(采山探海各有路,学亦何必东家成)
第五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探索未知领域的看法。他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去追求知识和学问,不必依赖于别人或模仿他人。这里的”采山访海”比喻了追求学问的过程,而”东家”可能指的是某个学派或流派。
君家中表吾好友,两年官阁联杯酒(君家中表吾好友,两年官阁联杯酒)
第六句赞扬了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支持。诗人称对方为”家中表”,这可能是一种亲昵的称呼,表明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此外,他们还曾在官舍共同饮酒庆祝。
拥鼻正赋怀君诗,一封书来各搔首(拥鼻正赋怀君诗,一封书来各搔首)
第七句描述了诗人收到朋友来信时的感慨。他正沉浸在创作一首诗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时,突然收到了朋友的来信。这里的”搔首”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收到信时的心情波动。
识舟亭北池口东,其上九子饶云峰(识舟亭北池口东,其上九子饶云峰)
第八句继续描述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他们来到了位于池口东侧的一座名叫”识舟亭”的地方,那里有美丽的景色和云彩缭绕的山峰。
君来才境有真敌,沐浴山涧风江风(君来才境有真敌,沐浴山涧风江风)
第九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到来的喜悦和期待。他认为你的到来将会给这个地方带来真正的挑战和竞争,而他也将欣然接受并享受这个过程。这里的”沐风江风”可能指的是沐浴山涧和江风带来的清新空气。
游同一方居共里,作达天涯望吾子(游同一方居共里,作达天涯望吾子)
第十句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生活在同一地方,互相鼓励、支持。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想念彼此,并在遥远的天涯之地盼望着对方的回归。
命驾犹悬两地心,饮马只共一江水(命驾犹悬两地心,饮马只共一江水)
第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两地分居的无奈和思念之情。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地点,但心中仍然牵挂着对方,就像在同一个地方一样。这里的”命驾”可能是指驾驶马车旅行,而”饮马”则暗示着他们共享生活的乐趣。
晨飙吹警客苦悲,投笺试问东归期(晨飙吹警客苦悲,投笺试问东归期)
第十二句描述了诗人在早晨感受到秋风的凉意,从而触发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苦。他通过写信询问朋友何时能回家,展现了他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
归舟风雪岁云兹,有心相待卢之漪(归舟风雪岁云兹,有心相待卢之漪)
第十三句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归途的期待和决心。尽管旅途中将会遇到风雪和困难,他仍然怀着一颗坚定的心等待朋友的到来。这里的”卢之漪”可能是朋友的名字或者是某种美好的意象。
这首诗通过对与朋友分别和重逢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