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国步何仓皇,将军许国躯堂堂。
生为孝宽易易耳,一死直是张睢阳。
妖星十丈横轸翼,两淮东西已归贼。
龙舒重镇实弹丸,贼畏将军至倾国。
裹疮前后数十战,渐见全城气皆墨。
蜂屯蚁聚当平明,巷战杀贼挥短兵。
贼酋大呼宜得生,生当官汝付汝城。
将军戟手指贼语,死为厉鬼当杀汝。
青萍三尺水一泓,去此一步无死所。
将军已死殉合门,纷纷部曲呼其群。
曰余将军死死君,我辈何忍辜将军,从而死者千馀人。
此千人者驱可战,宁死相从不生叛。
生得死力死得心,将军才大空古今。
用之乃副宣慰使,国是披猖可知矣。
斗大城犹守六年,西战身经中三矢。
真人濠濮提剑来,扫清六合浮云开。
崇祠遣祭议隆谥,碧血静掩蓬蒿堆。
灵风何事尚含怒,应为阶前老臣素。
鸣吁元亡尚有人,尽如将军元可存,呜呼安得如将军。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描绘佘忠宣祠的场景和历史背景,表达了对佘忠宣将军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元朝灭亡的惋惜。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至正国步何仓皇,将军许国躯堂堂。
至正年间国家动荡不安,将军们为国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生为孝宽易易耳,一死直是张睢阳。
他们出生入死,为国家付出巨大的牺牲,即使死亡也如同张睢阳一样壮烈。

妖星十丈横轸翼,两淮东西已归贼。
妖星如同十丈高的巨兽,使得江淮地区成为了敌人占领之地。

龙舒重镇实弹丸,贼畏将军至倾国。
龙舒(今江苏宿迁)是一座重要的城镇,敌军畏惧将军,甚至动摇了整个国家。

裹疮前后数十战,渐见全城气皆墨。
在战斗中,他们受伤无数,但最终使全城的士气都变得坚毅不屈。

蜂屯蚁聚当平明,巷战杀贼挥短兵。
在早晨的战斗里,他们像蜜蜂一样聚集在一起,用手中的短兵器与敌人作战。

贼酋大呼宜得生,生当官汝付汝城。
敌军首领大喊要活捉他们,让他们为自己守卫这座城市。

将军戟手指贼语,死为厉鬼当杀汝。
将军举起戟指向敌军首领,告诉他们如果死了就变成厉鬼来杀你们。

青萍三尺水一泓,去此一步无死所。
他们手中有三尺长的青萍剑,只要离开这里,就没有死的地方。

将军已死殉合门,纷纷部曲呼其群。
将军已经牺牲,他的部下们呼喊着他的名字,准备迎接他的到来。

曰余将军死死君,我辈何忍辜将军,从而死者千馀人。
他们说我等怎能辜负将军,因此跟随他的死亡人数超过了一千人。

此千人者驱可战,宁死相从不生叛。
这一千多人的忠诚可以驱使他们战斗,宁愿战死也不会背叛。

生得死力死得心,将军才大空古今。
活着的时候尽力而为,死后也能让世人铭记将军的伟大事迹。

用之乃副宣慰使,国是披猖可知矣。
他们担任宣慰使,国家的存亡也就不言而喻了。

斗大城犹守六年,西战身经中三矢。
虽然只有一小片城墙能够坚守六年,但他们经历了多次战斗,身上中了三支箭。

真人濠濮提剑来,扫清六合浮云开。
真人(指佘忠宣将军)拿着剑来到濠濮(地名),扫除了六合的浮云,恢复了和平。

崇祠遣祭议隆谥,碧血静掩蓬蒿堆。
在崇祠(佘忠宣将军的祠堂)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英雄的鲜血静静地覆盖在草丛中。

灵风何事尚含怒,应为阶前老臣素。
为什么还有风呢?是因为阶前的老臣们还保持着素朴的态度。

鸣吁元亡尚有人,尽如将军元可存,呜呼安得如将军。
感叹元朝已经灭亡,但仍然有人能够像将军一样勇敢地守护着国家,真是令人敬佩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