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生汪生适何来,头蓬气结颜如灰。
囊无一钱买君醉,聊复与尔登高台。
惊人鹰隼飏空去,俯见长云阖且开。
江流匹练界遥碧,风劲烟萋莽寒色。
危亭倒瞰势逾迥,平墟指空望疑直。
凭高眺远吾两人,心孤兴极牢忧并。
自来登临感游目,况有磊砢难为平。
麟麇雉凤世莫别,萧蒿蕙茝谁能名。
颠狂骂座日侘傺,畴识名山属吾辈。
著书充栋腹常饥,他年沟壑谁相贷。
一时歌哭天梦梦,咫尺真愁鬼神会。
汪生已矣不复言,眼前有景休怀煎。
愿从化作横江鹤,来往天门采石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元量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下面是逐句解读和译文:
偕容甫登绛雪亭
汪生:即汪元量,此处用昵称。
适何来:意即“为何而来”。
绛雪亭:位于浙江绍兴的一座著名古亭。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携同好友登绛雪亭注释:
- “偕”:携带
- “容甫”:汪元量的字
- “绛雪亭”:绍兴的一个著名古亭
译文:
与友人一起登上绛雪亭赏析:
汪元量作为南宋遗民,在被俘后曾游览此地,并写下了这首《偕容甫登绛雪亭》。诗中通过描绘绛雪亭的美景,表达了他与友人共赏美景的喜悦心情。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个人遭遇的感慨。第二联:惊人鹰隼飏空去,俯见长云阖且开
注释:
- “惊人”:形容鹰隼飞翔时矫健有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飏”:飞扬
- “长云”:指天空中的云朵
- “阖”:合拢
- “且开”:又张开
译文:
令人惊讶的是,鹰隼在空中翱翔,展翅高飞;而俯瞰下方,长云缓缓闭合,又重新展开。赏析:
这一联诗通过描绘鹰隼和长云的动态变化,展现了自然景象的美丽和变化无常。同时,也暗喻着南宋政权的命运如同风云变幻一般,充满不确定性。第三联:江流匹练界遥碧,风劲烟萋莽寒色
注释:
- “匹练”:细长的丝绸,这里代指江水流动的样子
- “萋莽”:杂草茂密的样子
- “寒色”:寒冷的气息
译文:
江水如同一匹白色的丝带,在遥远的天际划过;风吹过,草木茂盛,带着一股冷冽的气息。赏析:
这一联诗通过描绘江水的流动和风的吹拂,以及草木的生长,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美。第四联:危亭倒瞰势逾迥,平墟指空望疑直
注释:
- “危亭”:高耸入云的亭台
- “倒瞰”:从上往下看
- “势逾迥”:形势更加陡峭
- “平墟”:平坦的土地或村落
- “指空”:指着远方
- “疑直”:怀疑是否笔直
译文:
高耸入云的亭台倒着向下俯瞰,形势更加陡峭;平地或乡村在视野中显得格外开阔。赏析:
这一联诗通过描绘高耸的亭台和广阔的视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喜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第五联:凭高眺远吾两人,心孤兴极牢忧并
注释:
- “凭高眺远”:站在高处远望
- “吾两人”:指作者和友人
- “心孤”:内心孤独无依
- “兴极牢忧并”:忧愁到了极点
译文:
我们两人站在高处远望,内心感到无比孤独,忧愁达到了极点。第六联:自来登临感游目,况有磊砢难为平
注释:
- “自来”:自古以来
- “登临”:登山临水,多用于形容游历或游玩
- “磊砢”: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样子
- “难为平”:难以找到平衡或标准
译文: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登临山水游玩,更何况这里山峰奇特、岩石嶙峋,难以找到一处可以平衡的地方。赏析:
这一联诗通过描绘古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赏之情,以及自己所处的独特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理解和欣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态度。尾联:愿从化作横江鹤,来往天门采石间
注释:
- “化作”:变成,此处用作比喻
- “横江鹤”:指横渡江面的鹤,象征自由和超脱
- “天门采石”:指天门山附近的采石矶,传说中仙人会在此停留
译文:
我愿化作一只横渡江面的鹤,自在地往来于天门山的采石矶之间。赏析:
尾联诗人以化身为鹤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向往自由、追求超脱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