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惊风起江靡,布帆一峭百馀里。
海门月落烟冥冥,两点金焦没船尾。
舵楼吹笛谁家子,吹白芦花点江水。
江水茫茫去不休,芦花如雪白人头。
试看击楫中流客,何似烟波一钓舟。
江上晓发
五更惊风起江靡,布帆一峭百馀里。
海门月落烟冥冥,两点金焦没船尾。
舵楼吹笛谁家子,吹白芦花点江水。
江水茫茫去不休,芦花如雪白人头。
试看击楫中流客,何似烟波一钓舟。
诗句解析及赏析
第一句
- 五更惊风起:描述的是早晨五更时分的天气变化。五更通常指的是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这里的“惊风”形容风势之大,足以惊动江面,形成一种壮观的景象。
- 布帆一峭百馀里:使用“布帆”和“一峭”来形容船只的帆篷紧绷,航行速度极快。”百馀里”说明距离之远,暗示着旅行者在晨曦中的长途跋涉。
第二句
- 海门月落烟冥冥:描绘了一幅海门附近的夜晚景象。海门是地名,此处指长江入海口的地方。夜幕下的海门被月色映照,而远处的烟雾则显得朦胧不清。
- 两点金焦没船尾:”金焦”可能是指南京的古称金陵或镇江金山寺的金色塔顶,这两个地方在古代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此句描述了在晨曦中,两座城市的美丽轮廓与船只并行的景象。
第三句
- 舵楼吹笛谁家子:这里提到的“舵楼”可能是指船上的瞭望台或者指挥室。”吹笛”则传达了一种宁静或等待的氛围。这句可能是对某个特定人物的描写,通过笛声增添了旅行的诗意。
- 吹白芦花点江水:“白芦花”形容江面上飘散的雪花状芦苇花,它们随着水流轻轻摇曳,像是在为江水添加一层洁白的装饰。
第四句
- 江水茫茫去不休:描绘了长江宽阔、无垠的特点,以及它永远向前流动的特性。”江水茫茫”强调了江水的浩瀚和无边无际,而“去不休”则表达了江水永不停歇的动态美。
- 芦花如雪白人头:这句话使用了比喻手法,将飘散的水花比作雪花,而白色的芦花如同覆盖了水面的白雪,使整个江面都染上了白色,仿佛连江上的行人都被这洁白所覆盖。
第五句
- 试看击楫中流客:在这里,”击楫”是一种古老的礼节动作,象征着坚定的决心和前进的勇气。”中流客”可能指的是那些正在江中航行的旅客或者诗人自己。
- 何似烟波一钓舟:这句诗通过对比,提出了一个问题——与乘船在江上悠然自得的垂钓相比,旅行者此刻的奔波劳顿显得多么无足轻重。”烟波”描绘了平静而悠长的江面,”钓舟”则给人以宁静和闲适的感觉。